这里,节约无处不在
——感受枣庄市峄城区城郊中学的节约之风
(特约记者 胡乐彪)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在倡导节约生活理念的今天,这已经成为全民共识。从以前对节约不太在意,到现在把节约变成一种自觉行为,这一改变是枣庄市峄城区城郊中学大行节约之风的缩影。
近年来,该校将节能、节水、节粮、节电、节纸等多项内容,以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引入同学们中间,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常态。2016年,该校荣膺“全国中小学节约型校园建设百所示范校”称号。
节约理念 全面渗透
“2014年,我刚调任校长时,学校正处于‘扩班提位’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费和资源相对紧缺,另一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浪费现象。”校长朱勇回忆说。于是,学校提出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和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目标,要求全校师生养成节约的习惯。
从那以后,每学期开学,学校都要组织“节能宣传周”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周内,学校举办以“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科普讲座普及节能知识;开展“节能我能做些什么”主题大讨论,引导同学们讨论、反思自己的错误做法,列出自己的改进措施;开展“我心目中的节约班级、节约校园”主题征文和绘画评比活动,鼓励同学们勾勒人人参与建设节约班级、节约校园的美好画面。
“节能宣传周的活动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节能,什么是节能,怎样节能。”学生孙琦说,“如今,我不仅在校内养成了很多好的节能、节约习惯,比如洗手不把水龙头开到最大、练习本要用尽、签字笔外壳循环使用、用餐不剩菜不剩饭等等,还把这些习惯带到了家里,影响着爸爸妈妈。”
如今,走在校园中,同学们随处可见此类温馨的提醒: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随处可见这样的举动:电脑多媒体用过及时关闭,人走灯灭,打印纸双面用等等。师生间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节约和浪费只有一步之遥,要争做环保节约的领头人,让节约成为自觉的行为和习惯。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采访那天,正逢学校粉刷墙壁。只见几位“工人”打扮的人,正在一丝不苟地上下滚动着刷子。
“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都是我校的师生。”朱勇校长打趣地说。现在,凡是学校能自己动手解决的小工程,基本上都不再花钱另请工人,而是师生自己动手。
见到记者,正在刷墙的八年级学生孙明自豪地说:“看似简单的活计,做起来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好在有老师的指导。在自己粉刷过的教室上课,你会更珍惜周围的环境。”
你在学校栽过树、养过花吗?如果你问城郊中学的学生,他们的回答一定是:“这些,我们都做过。”
2016年,学校附近的道路拓宽,公路两侧种植的黄杨、太阳花、月季等要清理掉。获知这一消息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综合实践课拾栽了8000多棵树木来美化校园。如今,在学生们的呵护之下,黄杨已是绿意盎然,太阳花、月季更是花团锦簇。
“这些花花草草都是我们学校的宝贝。如今要和它们分别了,我还真有些舍不得。”九年级学生王慧在花园旁边动情地说道。
环保节约 师生同行
“你看,这是孩子为我们制作的布袋。平时上街买东西,我都提着它。”当得知采访意图后,家长李艳给记者展示女儿送给她的布袋。
这事,还要从学校发起的一个环保活动说起。两年前,结合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这一实际,学校开展了“防止白色污染,节约环保从自制购物袋做起”的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从家里自带布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机会,在老师带领下亲手缝制布袋。在缝制过程中,很多同学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制作了新颖漂亮的布袋。有的同学还用自己设计的布袋取代了书包。
“布袋拿起来轻便。我制作了两个布袋,一个给妈妈购物用,另一个留着自己平时装家庭作业。”学生侯晓琳自豪地介绍说。她的布袋上还有自己亲手绘制的小猫图案。一块小小的布料,带给同学们的除了环保节约的设计初衷,还有创造的快乐。
现在,在城郊中学,到处可以看到师生创造的痕迹:废弃的暖气片被改造成了书卷,上面有同学选取、老师题写的励志名言;拆卸掉的暖气管道被焊接改造成了一组体育器械,成了同学们锻炼的好伙伴。除此之外,该校还注重搜集一些高新科技成果信息,及时把高新技术应用于学校各项工作,降低办学成本。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同学们无时无刻不受到勤俭节约理念的教育和熏陶。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学生张明说,“作为学生,我们要懂得节约,学会节约,更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当节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作者:胡乐彪
来源:《山东教育报》(中学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