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中小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三)多方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四)常态长效开展。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反复抓、抓反复,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常态长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开展好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实施教师信仰锻造、中小学初心培育和红色基因传承三大行动,虚功实做,大题小做,坚持不懈,全面推进。
(一)教师信仰锻造行动
1.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配齐建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专兼职教师队伍。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推出的“八个相统一”,通过青年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全员培训、骨干研修等形式多样的途径和方式,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实施全市中小学校思想政治课青年教师培优计划,建成一批思想政治课名教师工作室,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传、帮、带”。做好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材培训工作。 坚持开展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学科德育优秀课例展评活动和教学研讨活动。重视在优秀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中发展党员,制定思想政治课教师培养入党计划,及时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责任科室:教研室、人事科)
2.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进一步完善师德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等系列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拓展师德教育载体,建立健全师德承诺制度和教师宣誓制度。强化师德考评,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范教师依法执教、廉洁从教行为。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对学术不端、师德失范的实行一票否决制。认真执行《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持续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专项治理活动,防止教师队伍中出现“微腐败”现象。落实师德建设责任追究制。明确责任主体,把师德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考核和督查。(责任科室:思政科、人事科)
3.提升中小学教师提升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教育引导中小学教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者。严把新任教师招录聘用和教师资格考试中的思想政治关,确保从源头上杜绝政治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政治学习制度,利用灯塔在线、学习强国等各种学习平台,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丰富理论学习途径,组织专题辅导报告,提高理论学习成效。依托枣庄教育大讲堂每年组织开展多专题、多期次的思想理论教育培训活动,扩大培训对象覆盖面,提升广大干部队伍和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广大教师正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增强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自觉性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为学生作表率、作示范。发挥枣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发扬铁道游击队精神,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德育干部、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省情、市情、社情、民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责任科室:人事科、思政科)
4.发挥榜样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最美教师”系列评选和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宣传活动,做好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挖掘和宣传,形成若干个全省性、全国性教书育人楷模或榜样群体。大力加强“三名工程”建设,发挥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在立德树人上的牵引作用。组织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巡讲活动,发挥优秀教师、最美教师、师德楷模等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责任科室:人事科、思政科)
(二)中小学生初心培育行动
5.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齐开足思想政治课,利用思想政治课及道德与法治课,运用宣传图片、多媒体等形式,系统梳理、深入挖掘学科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入心。(责任科室:基教科、教研室)
6.发挥活动载体作用。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广泛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劳动美”社会实践、“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引导广大青少年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责任科室:思政科、基教科、教研室)
7.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持续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和传承学校历史菁华和优秀校友文化,建设好校史馆。加强“一训三风”、校徽、校歌等校园标识建设,强化校训校歌校史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和践行者。紧紧抓住校园思想宣传教育阵地,把校园网、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学校公众号办成真正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悠久办学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责任科室:思政科)
8.发挥榜样激励作用。持续深入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开展文明学生、三好学生、优秀班(共青团)干部、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共青团员、红旗团委(团支部)等评选活动,深入挖掘青少年学生的感人事迹,选树一批可敬、可信、可学的学生先进典型。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契机,评选表彰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树立向上向善榜样,并支持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展示当代青少年的风采。(责任科室:思政科、基教科)
(三)红色基因传承行动
9.开展爱国爱党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波澜壮阔历程和齐鲁大地见证过的红色革命事迹,教育、感染和鼓舞他们,珍惜幸福美好生活、理解红色文化内涵、树立远大报国志向。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利用清明、“七一”、国庆等时间节点,在青少年师生中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师生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培养广大师生爱党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并且要求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系列教育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丰富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利用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名胜古迹等资源,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空间。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内、校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家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与家长一起共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的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活动和公益性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科室:思政科、基教科、教研室)
10. 开展团队主题活动,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落实共青团、少先队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思想育人作用,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学校团队各项工作和活动。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升国旗、入团入队入党等仪式活动,引领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组织开展寻访活动,寻访慰问活动,分享老红军、老党员、时代先锋的人生经历和所见所闻,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将红色基因印在脑海、融入血脉。组织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通过与研学旅行活动有机结合,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课、主题团(队)日、国家公祭日等时间,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博物馆以及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研学”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自己身边、家乡和家族的红色基因。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中小学要组织广大少先队员、团员青年,利用节假日,深入街道社区,广泛开展宣传红色教育文化、文明礼仪、环境保护、健康上网等活动、积极开展红色经典节目展演、困难群体帮扶、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展示学生志愿者的良好形象。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世、心理调节、劳动自理、科学创新和参与社会事务等方面的能力,健全完整人格,引导他们关注时代、关注发展、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责任科室:思政科、基教科)
四、组织保障与实施推进
(一)加强党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党组织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承担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本区域、本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领导小组组长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同时担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想政治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想政治课教师。学校思想政治建设、改革与创新,都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统一部署,有序推进。
(二)强化组织实施。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对各项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列出具体创新举措和推进时间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并及时进行总结宣传推广。
(三)加强持续跟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建立期中检查和年终总结工作机制,把具体工作成效纳入教育教学督导、基层党组织述职评议、干部考核评价以及执行党的纪律情况监督检查范围。对履行责任主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成效突出的,给予有关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表彰和奖励;对履行责任不力、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长期薄弱的,追究有关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