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人才产品”理念 大力实施“工学结合”
台儿庄区职业中专
根据市教育局本次会议安排,我代表台儿庄区职业中专就目前学校在工学结合、就业安置、合作办学等方面基本做法作简要汇报.
一、学校始终围绕“人才产品”这一中心理念不动摇
学校的“产品”是人才。毕业生是否适销对路,是否在人才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是否在企业能发挥一技之长,是学校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校把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作为立校之本,围绕这一中心理念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为了促使学生“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校坚持以专业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岗位技能训练为中心,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例由2:1调整为1:1。他们还创新了教学活动与实践操作的实训模式:课堂组织形式,有的前半节课在教室进行理论讲解,后半节课就去车间现场参观;有的将课堂全部设在实训室,把理论讲解、操作示范、学生的动手训练、教师的巡回指导融为一体;有的将课堂直接设在基地的车间,把专业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习“无缝对接”。这种将“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在车间”的办学模式,使得一度感到前途迷茫、自卑情绪严重的职校学生重拾信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业上岗工作。”对即将上岗的学生,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电工、焊工、车工、汽修、导游、服装设计、网页制作等技能培训,对毕业的学生除了颁发毕业证外,还通过劳动部门联合颁发各类技能等级证。学历证及职业资格证“双学证书”制度的推行,鼓励和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就业后适应各种专业岗位的需求。
学校还积极推行“订单”式培训教学,我们与北京经济职业学院联合开办了航空乘务班,28名学生已面试通过,最低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2010年7月开始与青纺联台儿庄纺织产业基地合作建设青纺联培圳中心,学校按照企业要求开设课程,企业负责毕业生的安置,从而大大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目前,纺纱、纺织机械等4个班共229名学生已开班上课。
二、 “工学结合”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工学结合”是职业学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综合技能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为毕业生就业铺设的绿色通道。正是因为这样,台儿庄职专把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 截至2009年11月底,学校2008届近600名学生全部实现了“工学结合”。职专学子大多就业于三资高新技术企业和部分杰出的民营企业,涉及生产制造、电子科技、旅游服务等众多领域。
通过多年的就业工作实践,学校已先后与全国各地19家单位签订了毕业生就业推荐协议,并以上海、昆山、青岛为基地建立就业网络,先后推荐部分优
秀毕业生到上海夏普电器有限公司、彩晶光电、阿斯特集团金像电脑有限公司、晶东方科技集团、大韩电子有限公司、亚旗集团、青岛七才商贸有限公司、烟台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日照钢铁厂、枣庄华锦集团、台儿庄天天旅行社、新华为服饰等近20家“长三角”地区及我省烟台、青岛、日照、枣庄等地用人单位实习就业。
三、注重“实训”是实现“产品”升级的保证
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以“综合岗位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为重点的特色人才质量观,一方面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另一方面加强职业素养和职业心态建设。通过2年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
就业优势与劣势,端正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心态,为学生最终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台儿庄职专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人才规划,创建了“一体、两翼、多功能”教育新模式。“一体“是指学生的主攻专业;“两翼”是指学生走向社会自我腾飞的两个通行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多功能是指学生所学的专业口径较宽,课程覆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培养的学生不仅是某领域的专业能手,也是
具有很强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近两年来,学校十分重视实训车间的开发,共投入资金760余万元,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建成学生实训厂房
四、“售后服务”是我校高就业率的原因之所在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就业保证,台儿庄职专实施了全新式学生管理新模式,它主要体现了“严、细、全”的特点。即指对学生实施入校——学习——就业全程跟踪与服务,对每天的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班主任跟班与值周,对公寓管理员的学生起居管理与服务都要体现严与爱。对学生在读期间的三个不同学段体现管
理全覆盖:第一学年——养成教育、第二学年——专业知识教育,第三学年——成才就业教育。
在就业方面,学校讲究的为学生服务,这是高就业率的原因所在。具体而言,一是紧紧瞄准市场变化,一年确立一套安置方案,具体到单位类别,安置的地方、安置专业、男女生比例、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各方面都要清楚、准确,由安置网络信息员及时提供。二是要派专人前往考察,摸清底子,按照“三优先、三不安”原则进行优中选优,“三优先”是指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优先安置,让我们的学生同专科生、本科生一样就业;500强企业优先安置,让企业的广告变成我们就业的广告;发展较好的老客户优先安置,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防止我们失去市场;“三不安”是指和农民工混在一起的不安置,有污染、待遇底的不安置,规模小、诚信度差的不安置,确保安置质量上优人一等。三是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礼仪课、普通话课,开办就业、创业指导讲座,教育学生更新就业观念,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目前,我校近两年输送出去的1000余名毕业生,人均月工资达1500多元,每年为我区创收2000万元。四是每安置一批学生,学校领导、安置办人员都要一同前往,然后留人同学生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一段时间,确保就业初期学生思想的稳定。每次安置后都就近对原来安置的学生进行跟踪回访,与学生谈,与企业领导谈,看学生是否适应,企业是否满意,如达不到双方满意,学校重新安置,直至满意为止。由于招生安置工作组织严密,带着感情为学生服务,所以创造了“进出两旺”的良好局面,截止
五、锻造优秀教师团队为特色教学添活力
在2010年3月底至4月初举行的枣庄市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中,台儿庄区职业中专派出的37名学生组成的参赛队伍参加了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电子技术、电气技术、焊接技术、汽车维护、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与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等9个大赛项目的角逐,取得了学生组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2个的优异成绩,其中有4人被授予枣庄市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省级比赛三等奖、5人获优秀奖;2名教师获大赛优秀工作者称号,10名教师获优秀辅导奖,学校获团体二等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承办单位称号。
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打造优秀教师群体,台儿庄职业中专启动了四项工程:一是实施骨干教师评选与示范工程,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说课、评课和优质课、公开课评选活动,
有特色才有生命力。为了使“人才产品”更加“产销对路”,2009年7月,学校新一届决策层根据市场需求,先后停办了部分不合时令的专业,重点扶持了计算机、汽修、机电一体化、服装、旅游、高职升学等特色专业(班)。在课程设置上,学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进行了调整,明确了专业方向,删除了部分专业理论课,调整了选修课的课时比例,着眼于学生多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使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与市场需求吻合,学校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实施了“校本课题”研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突出实用性,降低学习难度,较少学生无兴趣学习、无能力接受、与实际需求脱节的内容。目前,《计算机实用技术》、《实用电工实训技术》、《科学与生活》、《职业生涯设计》等10套校本教材已发放到学生手中使用。这样,学生一到校就有了明确的就业市场定向。
六、 “特色名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今天的台儿庄职业中专,经过美化、绿化、亮化,让每一块绿地都生机盎然,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早已洗尽了风尘烙下的斑斑铅痕,迎来了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魅力岁月。学校规模宏大、设备齐全、质量优良、师资雄厚。漂亮的教学楼、宽敞的宿舍、别致的图书室,无不在展示校园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当代文明风韵。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计算机、体育设施、音乐和美术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时下学校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
今天的台儿庄职业中专,正在积极运作集团化办学模式,今年十月底或十一月初,枣庄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将在位于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台儿庄区职业中专举行挂牌仪式,“水乡蓝领”将在这里扬帆起航。
今天的台儿庄职业中专,实质性校企合作凸显职教特色。2010年夏招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校企合作魅力初显,为招生增添了亮色。今年学校与青岛纺织集团、深圳中海物业、北京经济职业学院、运河古城管委会实行校企、校校联合办学,开办了纺纱、保安、航空乘务、划船等特色专业,特别是青岛纺织集团在台儿庄投资15亿开办大型纺纱企业,并同学校联合培养学员,首期开办3个纺纱班、1个纺纱机械班,拟招生250人。由于该企业承诺为工人办5险,月工资保底1800元,双方签订合同,大大吸引了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报考热情,截至
如今,台儿庄职业中专正用她执着的精神实现创建全国千所示范职业学校的梦想!奋斗无止境,明天更辉煌。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台儿庄职业教育正扬帆待发、蓄势远航,我们期待台儿庄的职业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台儿庄区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