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省级定点联系学校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动员学习考察兄弟省市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研究部署省级定点联系学校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我省下一步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工作思路。下面,我就普通高中规范办学行为、深化课程改革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坚持不懈地抓好规范高中办学行为工作
规范办学行为不是素质教育本身,但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前提。规范办学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创造改革的环境。在座的校长们都很清楚,我们不可能一边允许搞加班加点,一边来推进课程改革,那是违背课程改革精神和教育规律的。不切断“加班加点”“时间加汗水”的“应试教育”道路,我们就开辟不出“尊重规律、依靠科学”的素质教育道路。必须牢牢地抓住规范办学行为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当前,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也应该看到普通高中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当然,对此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对省教育厅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大家是完全赞同的;师生正常的节假日生活开始得到保障,在双休日、晚自习敢于公开上课的学校大大减少了,有大批的学校开始从一个月一休转为两个周一休了;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隐私正得到大家的认同,公开张贴考试成绩、排队排名的现象开始减少;高中招生秩序开始好转,抢拉生源、公办普通高中办复读班的现象等开始得到遏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风考纪大有好转;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工作状态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有一批校长开始考虑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前提下如何深化高中课程改革。这些,恐怕也是有目共睹的。
前几天,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几大中央媒体到山东采访素质教育实施情况,齐涛厅长向采访组的同志们介绍了我省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我汇报了我省的基本做法。我省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成绩,虽然不能估计过高,但经过全省教育工作者将近一年的努力,成效应该说是显著的。黄胜副省长在接见中央媒体采访组时说,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这项工作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今年年底或者年初要开一次总结会,既要总结好的经验,又要查找存在的问题。对于顶风而上、敢于违规的学校和地方还是要严肃处理。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我省规范办学行为的工作将一如既往地开展下去,希望全省50所省级定点联系学校要率先垂范,做规范办学行为的楷模。大家可以看到,因违规办学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处理的学校已经被排除在省级定点联系学校之外,省教育厅就是要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违规办学是不可能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更不可能在全省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在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最近要开始2009年高考信息采集,请各地和各学校不得强制外地考生在当地和学校报名,不要把校外复读班的学生拉到你的学校来报名。省教育厅党组在研究这项工作时,明确提出要落实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的制度,并要求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必须抓好这项工作。对敢于顶风而上的学校,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这和阳谷高考移民事件的性质是一样的。另外,排名次、分指标,重奖高考成绩等现象,有些地方开始抬头,这肯定是不允许的。高一、高二的教师没有贡献吗?德育工作不重要吗?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不重要吗?没有健康的身体如何上考场?所以,奖励教师,就要全面地评价和奖励,绝不允许只按照高考成绩来评价和奖励,绝不允许只奖励高考成绩好的教师。规范节假日、双休日和晚自习,制止强拉异地生源和复读生在当地或普通高中学校报名,查处统考排名、重奖高考等工作,要继续作为高中放寒假之前规范办学行为的重点抓紧抓好。
二、认真学习,科学把握,全面规划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精神
按照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从200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作为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起始年级,经过三年改革,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在前四年的基础上应该有进一步实质性的突破。为此,全省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全面规划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
2007年以来,省教育厅先后印发了五个关于课程改革的文件,这些文件构成了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蓝图。一是2008年1月印发的《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件就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省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二是2008年8月印发的《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文件从全省范围内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作了统一具体的规定。三是2008年11月印发的《山东省普通高中各科目教学实施意见(试行)》。文件对普通高中各个科目的课程实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意见,是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指导意见的具体化。四是2008年11月印发的《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的意见》。文件要求各级教研部门都要建立“学科教学改革跟进式指导”工作机制,尽快确定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联系学校并实施跟踪指导。五是2008年11月印发的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省级定点联系学校的通知》。文件决定重新建立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希望普通高中校长们要认真学习、科学把握这些文件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
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把握省教育厅对未来三年高中课程安排的总体要求:第一学年以必修课程为主;第二学年强化选修课程;两年之内不允许文理分科;新授课程的安排不少于五个学期;高考总复习不多于一个学期。这五条要求要深刻地印在每位校长的头脑里面。今天的高中一把手校长不应该再像过去那样,只关注“抓经费”、“上规模”、“建校舍”、“抢生源”了;高中校长必须是课程改革一线的总指挥、决策者。我们要求每一位高中校长都必须全面学习这五个文件,包括全省各级教研部门。
全面推进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个市、每一所普通高中,对未来两年半的高中课程改革做出全面规划。规划什么?在这里,我提出以下七个问题,希望能引起高中校长们的高度关注,并进行科学规划:
第一,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每所高中学校校长都要率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科学反思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与优秀传统,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培育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每所高中学校“立校”的前提与基础,是学校教育价值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第二,关于开齐课程与规范课时。学校要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和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办学的一系列要求,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努力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并努力按照规定的课时开好课程。
第三,关于规范文理分科。各高中学校要严守2008级学生在高一、高二不准搞文理分科的政策规定。
第四,关于课程开发。各学校要作好课程开发,特别是国家选修课程开发的规划。省教育厅提出的省级规范化学校70%的选修模块开出率,市级规范化学校60%的开出率,一般学校50%的开出率,围绕这一目标,各学校必须做出科学的实施规划。
第五,关于提高和拓展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随着大量国家选修模块和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给每所学校教师的课程开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高中学校必须对选修课程的教师来源和教师能力建设做出统筹规划。为此,都要启动“教师课程能力拓展计划”,要求教师们在搞好现在承担的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都要从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出发,确定自己课程拓展的目标与方向,争取3年之后,每位教师都能开出一门国家选修或校本选修课程。
第六,关于“选课与走班”教学制度的实施。给学校和学生充分的选择性,是高中课程改革精神的要义之一。选择性必须通过学生“选课与走班”教学来实现,没有“选课与走班”教学制度的实施,就没有高中课程改革的真正实施。各高中学校必须配合国家选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规划如何尽快实施“选课与走班”教学制度。
第七,建立基于网络的学校现代化管理系统。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把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在现代网络基础上,要真正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各高中学校要统筹规划加快学校网络化教育教学管理的步伐。省里正在委托有关专家研制我省普通高中网络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从总体上讲,要包括学籍管理、选课与排课、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性学习、考试管理、学生管理与教师管理,等等。我省普通高中网络管理系统的启动和启用,将对各个高中学校的校园网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各高中学校要抓紧规划校园网的完善与升级工作。
三、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扎实推进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
我发现,在我省规范办学行为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规范办学行为和现行学校内在教育运行机制的对抗。我省2008年以规范办学行为为主,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说到底,这些新的问题出现是因为各地配套改革没跟上。有的学校反映,晚自习值班的教师太少,不能有效地解答学生的疑问,提出能不能增加各学科的值班教师。毫无疑问,如果我们同意这样做,其结果必然是又回到全体教师晚自习坐班,又回到原来加班加点上课的老路上去。改革不允许走回头路。我们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解决学生答疑问题,只有通过转变观念,改革教师工作方式来解决。广东深圳中学是如何解决的?每位教师每周有两次公开答疑时间,时间自主安排,每次一个小时;浙江余杭高级中学的沈毅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所有学科老师不分年级,每周一到周五,轮流安排教师组成一个团队在专门设置的答疑室负责答疑。这些教师都不允许走进教室,只能等待学生上门,有问题学生找老师就行。省实验中学过去搞过网络答疑。有条件的学校为什么不可以实行?所以,关键是在规范的同时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符合实际、针对性强、符合科学规律的工作机制和制度,而不是走回头路。
还有很多学校教师反映课时不够。课时不够怎么解决?还是要靠改革。改革靠什么?有人想到的是课堂教学改革,要搞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应该追求的,但是,高效课堂不仅在于课堂教学本身。如果我们仅仅关注教室内师生的教学活动,课堂能走向真正的高效吗?教师的课内“高效追求”,难道与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外学习没有关系吗?省教育厅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齐涛厅长到德州调研,在武城二中听了一节语文课,课文的题目是《再别康桥》。课堂上老师用大量时间让学生阅读、朗诵。针对这堂课的教学,齐厅长指出:课外时间学生干什么去了?那么多的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预习,不让学生课外阅读?高中阶段课内主要是交流探究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而不是领着学生亦步亦趋的研究课文。我想,不仅仅是语文,历史、政治,连数理化的课堂教学都应该按照这样的路子进行探索。由此,我们才能真正走出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路子来。
为什么课时不够?就是因为我们切断了课内和课外的联系,课外大量地让学生做那些没有兴趣的作业,而不是引导学生通过课外自主学习为课内做准备。在这里,我们许多学校采用的是一种颠倒了的教学时间配置。上课不停地讲啊,讲不明白的、讲不完的,课下做作业补充,这样就造成了用课外的作业大量地挤占了统一的学生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的时间。其实,教师教育教学阵地应该前移,前移到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前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指导上去。但是,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我这里的所说的教师“教学阵地前移”,不是让老师去抢占学生的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时间去上课,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外学科学习习惯,以此来引导和保障学生在课外更加主动自觉开展学科学习与实践活动,从而为自己的课内教学准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背景,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新资源的生成以及课堂思维活动的深刻互动打下基础。
泰安市省庄二中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学校在课程改革中实行学生担任“小先生”制度。教师退居幕后,或者说次要角色,课内主要是学生在主导整个学习课程,前提是什么呢?学生在课前的预习非常到位。“小先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外要为当“小先生”做准备,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学习,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外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一个学生上了泰安一中,我问他和同班的高中同学在学习上有什么不同?他告诉我,他在课前预习用的时间多,而同学们在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多。这句话的含义在什么地方?课前预习多,课堂效率高,才有针对性,课堂才有针对性。课堂上,师生的教学时间可以大量地用于交流和探究、生成新的资源,等等。
现在很多高中的课是怎么上的?比如,数学课,有的从第一道题讲到最后一道题,讲不完就下一堂课再讲。这种课堂效率能高吗?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是个常量,关键在于改变学生学习时间使用的性质和结构,包括学生课外的学习和上课时间。问题是老师有没有本事让孩子学习更主动,让孩子的学习方式更多样,效益更高?光盯着课内高效课堂,而不解决学生的知识储备、知识视野的丰富,哪来的课堂思维的活跃?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些都是我们规范办学行为之后带来的新的矛盾、新的挑战。课前预习比课后作业要好得多,但是课前预习也不能够把时间都分到学科,被动的让学生去预习,应该让学生有主动性和差异性。所以,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的学习有三个特点:一是“自主性”,学生自己安排学习活动;二是“实践性”,让学生有主动活动的时间,有开展调研、探究的时间等;三是“差异性”,就是鼓励和支持学生从自己学习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既可以“查漏补缺”,也可以扬长补短。
重新确定省级定点联系学校后,10个课题组都要在2008年年底之前形成完善的课题研究方案;春节后,50个定点联系学校要按照课题方案实施课题研究;2009年暑假后,要在一定范围内推广50所学校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定点联系学校的课题研究要以一个学期为周期。暑假在一定范围推广后,课题组要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完善课题研究,然后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总之,要形成一个研究、推广,再研究、再推广的循环往复的高中课程改革推进制度。
各定点学校在研究中,必须坚持“育人第一,升学第二”的教育价值观。如果不认同这个观念,排斥它,课程改革就不可能真正实施。在枣庄三中,我看到校长与2007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孩子照相,这无可厚非。但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敢不敢也和考不上学的高中毕业生照张像呢?我希望所有的高中校长都要思考这个问题。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是值得骄傲的,但从你这儿走出去的考不上大学的是不是你的学生?你的学校为他们做了什么准备,应该做什么准备?我想,我们当高中校长的,就像父母一样,总不能认为有出息的是自己的孩子,没有出息的就不是自己的孩子吧!这反映了当前高中教育的价值观问题。我们不能只关注少数精英,放弃大多数。
四、坚持和完善课程改革制度,保障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推进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需要建立和完善七项制度:
第一,加强高中课程改革制度建设。包括课程规划与资源开发制度,“选课与走班”教学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学分管理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等等。
第二,完善课程改革样本校制度。要把全省高中课程改革定点联系学校建设成为高中课程改革的先锋队。每所高中课程改革定点联系学校都必须做规范办学行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典范。
第三,在省市规范化学校建设中实施“一票否决制度”。下决心对所有省市规范化学校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一票否决制度”。就是对不能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高中学校,在规范化学校验收或复查中,实施一票否决。要通过这项制度,把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扎扎实实地往前推进。我们不想撤销任何一个规范化学校的牌子,而且我们想不断地增加规范化学校的数量。但我要提醒各位高中校长,规范办学行为,深化课程改革,必须行动起来。一开始,我们不要求你全面实施“选课与走班”教学制度,但从下学期开始,总要从一个、两个学科开始做起来吧。“选课与走班”教学制度固然不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部,但它却是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标志之一。
以上三项工作由基础教育处负责。
第四,建立高中校长全员培训制度。继2008年6月高中校长全员培训之后,2009年6月要组织全省普通高中校长进行第2次全员培训。今后,对全省高中校长的培训要形成制度。
第五,完善校本研修与远程研修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高中教师每年要组织一次全员培训。目前,正在规划2009年暑期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初步设想是开展国家必修模块课程的培训,每学科选择两到三个模块,每个模块选两个典型课例进行专业分析,包括备课、上课等。经过2009至2010年的暑期培训,争取完成所有必修模块课程的远程研修。
以上两项工作由师范教育处负责。
第六,建立跟进式学科教学改革指导制度。省教研室每位高中教研员要选定10所学校,组建骨干教师指导团队,定期跟踪、指导学校的课程改革。
第七,建立课程实施和质量监测制度。2008年省里对各市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刚刚结束。由此,我们对17个市高中课程实施水平的年度评估制度今年正式建立,以后每年要组织一次。评估结果不排名、不排队,但必须摸清底数,加强指导。
以上两项工作由省教研室负责。
希望各地和各学校要珍惜此次工作会议的机会,认真学习考察兄弟省市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努力深化本地本校的高中课程改革,为全省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