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推动全省基础教育走向科学发展新阶段
——张志勇同志在全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会议的主题:学习贯彻全国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总结全省课程改革经验,部署今后一个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全省基础教育走向科学发展新阶段。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我讲以下四个问题。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站在新的起点上
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进入世纪之交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八年之后,再来回顾和认识当时启动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我们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到十年,整个世界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未雨绸缪、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
在国家整个课程改革战略部署下,我省2001年义务教育段开始进入,2004年普通高中启动,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04年,是探索实验阶段;第二阶段从2004年到2007年,是全面实施阶段;第三阶段从2008年至今,是深化发展阶段。八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中小学校、教科研人员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课程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重要成绩
1、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发生了积极变化
这些变化至少表现在以下五点:课程的多元和选择,“三维”教学目标的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得到重视,加强了对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教师职业专业化成为共识,等等。教师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素养,教师专业发展伴随着自己职业生涯的始终,这些观念过去是没有的。
2、制度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课程制度建设方面,我省确实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二是建立了日益完善的教材审查与选用制度。三是形成了我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路线图”。这就是:第一年以必修为主、第二年在必修的基础上强化选修、高二年级末之前不允许传统意义上的文理分科、整个高中新授课时间恢复为两年半、高考总复习时间为一个学期。四是围绕深化课程改革,这两年先后出台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管理规范40条(试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规范(试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的意见,等等。这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台为今后深化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3、具有山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初步建立
根据国家关于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的要求,我省立足实际,努力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一是积极支持有关单位编写国家课程教材并报教育部审查,目前共有15科教材通过审查并在全国中小学使用。二是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体系,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指导等内容作为必修课列入地方课程。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每当听到哪个地方又砸死了学生,哪个地方暑期又发生学生溺水而亡事故,我就想这个地方的学校校长安全教育课开好了没有?这次,湖南一所民办学校发生上下楼梯挤死8个学生事件,校长被逮捕,其重要违法犯罪事实之一就是学生逃生训练落实不到位。大家想一想,我省设立的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规划等课程,都是事关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课程。湖南省发生的这个典型案例,给各位教育局长、校长再次提了个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是何等的重要!三是鼓励和指导广大中小学结合当地自然、人文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昨天晚上,观看菏泽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文艺演出,有8个地方戏曲进入中小学课程,非常了不起,我深受教育。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的传承还是要回到学校,通过学校课程实施才能奠定基础。四是为扎实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在中小学设置科学发展观教育课程,纳入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加以管理,组织编写了中小学科学发展观教材,免费发放到全省中小学使用。
4、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围绕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省教师队伍建设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一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先培训、后上岗,实施全员培训。二是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初步形成。每年开展年度创新人物评选,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带动全省高层次教师、校长队伍建设,为我省高层教师队伍建设找到了重要的抓手。三是建立了持续跟进的全员远程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机制。2008、2009年,先后连续开展高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2009年,启动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远程研修;更可喜的是,支持郓城县在全省首次开展了小学数学、语文教师全员远程研修。至此,2009年全省实现了小学、初中、高中本个学段教师的全员远程研修。四是校本教研蓬勃发展。可以说,在许多地方出现了校本教研精彩纷呈的局面。像菏泽一中,每年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既有必修,又有选修,实行继续教育学分管理,这在全省我是第一次看到。五是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从三级向二级过渡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小学教师培养层次实现了专科化。六是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从大学到中小学正在逐步得到加强。
5、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在潍坊高新区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应该说闯出了一条道路。二是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学业考试取代升学考试,以综合素质评价取代中考成绩录取新生,大力推广指标生招生制度。三是严格规范、严密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秩序、纪律有了根本性转变,为加强高中管理、制止文理分科、提高教育质量,创造了越来越好的制度环境。四是实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这个制度的建立为实施高中教育质量的过程性管理,为高考制度改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五是稳步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引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特别是从今年起,我省在1:1.2投档的基础上,开展教授录取试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首次真正成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以文学学院为例,按照1:1.2投档之后,学生能否被录取,就不再依据分数了,而是由教授们阅读、审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如果某个学生在高中选修文科课程多、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那么,这个学生被录取的可能性就高。这就大大加强了学生在高中学习时的内容、水平和他上大学所读专业之间的相关性。这种教授录取制度对推动完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和高中学生选课将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6、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取得重要成果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规范办学行为是依照法律、遵循规律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有效管理课程的基本前提。为什么到2007年我省高中课程改革进行了3年,可面上并没有得到真正推开?最关键的,是管理不到位,外部环境不具备。总结自身改革的经验教训,我们把规范办学行为看作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
这几年,我省以规范办学行为为前提,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如下重要进展。一是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尽管有不同的认识,但全省各界对于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绝大多数是拥护的,95%以上是拥护的。二是明确了山东省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这就是“三个全面”、“三个还给”。很简单,就是政府要全面建设合格学校,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老师要全面培育合格学生。在“三个全面”前提下,要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就这么简单,没有什么花架子。三是形成了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这就是“政府主导,规范管理,课程载体、评价引领、督导保障”。对于我省探索形成的以省为单位、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
7、课程实施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大批课程改革的先行者
这几年,我省有一批课程改革先行学校开始冒出来,就我所了解的情况而言,除了今天上午发言的10所学校之外,菏泽一中、定陶一中、山东省实验中学、山师大附中、青岛二中、兖州一中、潍坊一中、威海一中、威海二中、牟平一中、淄博实验中学、泰安二中、临沂一中、日照一中、莱芜十七中、博兴二中,以及茌平杜郎口中学、莱州双语学校、泰安市省庄二中、临沂罗庄二中、桓台世纪中学、枣庄十五中等初中学校,做得都非常好。把这些初中、高中放在全国这个平台上看,在课程改革方面都是有一定特色的。昨天参观菏泽一中,我有一个感想,就是从菏泽一中的改革取得的进展看,我国高中教育开始和发达国家接轨,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对出席今天会议的200多位中小学校长朋友们而言,我要告诉大家,山东省的知名品牌学校正在重新进行大洗牌、大排队。2007年8月份,我在烟台召开的全省高中课程改革样本学校会议上讲过类似的话,不到两年半,已经开始得到验证。
(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
在充分肯定我省8年来课程改革取得的重要成绩的同时,回顾这8年所走过的道路,我们有许多经验值得继续坚持和弘扬。这些经验是: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这是非常关键的,政府主导好了,这个工作就能干得好;政府主导弱了,这个工作就干不好,甚至无法推进。
二是坚持整体规划。对教育事业进行科学整体规划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这是不可以的。这几年,我省基础教育方面的所有政策、制度、规章、改革举措都是围绕着整体来进行的,都能具有内在联系。
三是强调高校专业支持。这是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但很遗憾,我想强调,我省高校对于课程改革的支持还很不够。
四是坚持教师“先培训,后上岗”,这是国家的要求。
五是强调试点先行。
六是边实验边推广。“边实验边推广”,这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抓莱芜17中的“选课制、走班制”试点工作。今年5月份,在莱芜召开现场会,通过莱芜17中“选课与走班”的现场经验,给全省做引领和示范。这次,我们在菏泽召开现场会,同样是推动菏泽先行一步,在全省推广他们开齐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等课程的经验。明年到哪里去开会?可以告诉大家,我正在物色下一次会议召开地点。我坚持的原则是:在一个地方每开一次会就要推广一个典型,就要推动全省的工作。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站在新的起点上
8年过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今后的改革站在什么起点上?
一是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这个我不展开谈。
二是从结构失衡到结构优化。经过近几年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基础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环境与八年之前大不一样了。1998年,高等教育开始大扩招之后,普通高中急剧膨胀,职业教育急剧滑坡,结构发生失衡。八年过后,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使普通高中的发展环境更好。
三是从关注机会公平到关注质量公平。我不大同意“有学上、上好学”的提法。什么叫“上好学”?是不是让老百姓的孩子将来都上人们当前追求的所谓重点学校才是“上好学”?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什么是好?好到什么地步?都好到山东省实验中学那样吗?这样的表述是有问题的。如此,我想,我们永远不可能满足老百姓“上好学”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有比较准确的表述,也是国际通行的提法,就是从关注机会公平到关注质量公平。当下的教育已经站在了这样的起点上。
四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进入“大众化”。八年之后,高等教育悄然进入大众化。大众化是什么?教育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化了,高等教育不仅是培养精英了,就是说,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是都去坐办公室的。
五是从“非标准化”到“标准化”。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教育强国?要看中国教育标准化的程度。包括硬件、软件、教师,追求配置的标准化必然是一个新的要求。
六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呼声发生了重要变化。人民群众一边关注升学,一边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我们既要看到老百姓希望孩子升学的一面,也要看到老百姓希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一面。去年,我到淄博六中调研,班主任告诉我:家长们说,“不要把我的孩子给教傻了”。对老百姓的这种要求,我们不能置之不理。昨天晚上,看完菏泽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汇报演出之后,我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控诉:孩子上初中,每天晚上作业十点、十一点还做不玩。他说:我们在流血,孩子在流泪。对这样的呼声,我们为什么听不进去?
二、正视挑战,明确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担当新使命
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所谓新阶段、新起点,就是把课程改革推进到了更高的改革平台上,课程改革进入了更加困难的攻坚阶段。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明确方向,认清今后一个阶段课程改革担当的新使命是什么?
(一)正视课程改革面临的新挑战
从总体上讲,今后一个阶段我省课程改革面临着以下6个方面的新挑战:
1、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
我省把深化课程改革作为全省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和着力点。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什么体制机制改革,而是对素质教育理念认同的统一性。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人想当然地理解素质教育、宣传素质教育,导致人人谈素质教育,而人人谈的素质教育内涵又不一致,有的甚至与国家素质教育宗旨相违背,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引起了老百姓对素质教育的误解和担忧。
2、课程理念缺位
教育局长、校长、广大中小学老师最擅长的、经常挂在嘴边上的是课堂教学。重视课堂教学没有什么不对,问题是没有课程观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是传统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我曾经跟很多校长谈到,我省课程改革搞了六七年了,许多学校从校长到老师课程观还没有树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在夏津一中,我问校长语文课选修模块学生选的是什么?他说《唐诗宋词选读》。为什么要选呢?高考要考。我告诉校长:学生愿意学习高考相关模块并没有错,问题是你在看到所选模块与高考的关系时,是不是也看到了所选模块与人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唐诗宋词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人文素养教育价值。如果你仅看到《唐诗宋词选读》与高考的关系,看不到人文素养培养的价值,你就没有树立课程观,而有没有课程观大不一样。同样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模块,如果你回到生活,回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学习就是有兴趣的;如果仅仅着眼于这个模块的知识与技能训练的价值,对于学生就是一种负担。课程观就这么重要!不仅如此,我跟夏津一中校长讲,如果你真把《唐诗宋词选读》模块开好了,十年之后,夏津一中毕业的学生回到社会,当地的老百姓就“腹有诗书气自华”了。正如博兴实验小学开设乒乓球学校课程,让博兴县城的人喜欢上乒乓球一样。
3、校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不能不承认,与实施新课程的要求相比,我省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两年,我一直强调要切断“时间加汗水”的应试教育道路,开辟“尊重规律、依靠科学”的素质教育的道路。这个道路的开辟为什么如此之难?固然有许多制约改革的环境条件,但关键还是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如果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真正拥有了科学精神,各种违规办学行为就不会存在了。我说过,要呼唤中国教育科学精神的启蒙,没有中国教育科学精神的启蒙,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还会有非常漫长的道路要走。
4、办学条件
课程方案的贯彻必须有相应的办学条件做保障,没有专用通用技术教室,如何开好通用技术课程?关于今年的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和复审,高中没有专用通用技术教室一个都不能过。为什么下这么大的狠心?不这么干,我们如何调动政府投入的积极性?我想,校长们不会有意见,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校争取政府更多的经费。今年日照一中为了迎接省级规范化学校复审,市政府专门投资1000万。音乐、美术、体育器材、图书室、阅览室、通用技术教室,包括教师的配备,等等,达不到基本要求的一个都不能过。在这方面,大家要形成共识,推动全省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标准配备。
5、教育教学制度重建
说到底,课程改革最终要求全省中小学要重建教育教学制度,或者说要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这个路很长。课程改革的深化,关键就是要推进制度的重建。
6、考试评价招生制度改革
大家对此呼声很高,尽管我一直不太同意高考是素质教育前提的说法,但它确实对当下的中小学教育有很大的影响,考试评价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加快推进。
(二)明确今后一个阶段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在我省8年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未来5年我省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我想作如下概括: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开齐开好国家课程为要务,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着力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教育教学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建立规范有序、科学高效、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这就是未来全省基础教育战线的共同奋斗目标。
关于下一步全省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设计,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实事求是。未来五年全省深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开齐课程是底线目标
每个地市、每个县,都要把开齐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这没有什么道理好讲,连课程都开不齐,何谈素质教育,何谈教育公平?城市教育什么课程都开得很齐,农村教育开不齐,这叫什么教育公平?不要以为我少开点课程,满足老百姓所谓的升学需求就是为他好。说到底,这是在扼杀农村孩子的职业竞争力!让孩子从小接受不健全的教育,这样的地方政府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这样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
2、课程保障能力能够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
未来五年能不能使全省的课程保障能力达到满足课程改革需要的水平?这是全省基础教育战线面临的巨大挑战。
3、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就是要迎接校长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适应或者基本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挑战。
4、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得到提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有实质突破。这是全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目标。
5、保障机制改革要有真正突破
6、初步建立充满活力的课程管理和实施机制
既然规范办学,又要科学实施课程,同时为各地特色学校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省教育厅将大力支持各地中小学走特色办学道路,让每所中小学都充满活力。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担当新使命
齐涛厅长昨天讲,高中校长们都是教育家,高中校长在孩子的心目当中是非常崇高的,不仅是孩子们心目当中,在当地老百姓心目当中也是非常崇高的。那么,在座的各位教育局长、科长、主任、校长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要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昨天晚上,听孩子吟诵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雄于欧洲,雄于全球,则中国雄于欧洲,雄于全球”。但是,我在想,如何才能让中国少年强?只有中国教育强,才有中国少年强;只有中国少年强,才有中国强。
2、要放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钱学森之问”给当前反思整个中国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个重大机遇。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定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包括三个部分:科研院所的知识贡献、高等院校的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和企业的自主创新。我认为,这一战略部署存在着重大缺陷,这就是:没有基础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的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普通高中是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的兴趣、独立性、责任感,那么我国创新人才从哪里来?因此,基础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
3、要放在整个国家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当中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为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现象深感忧虑,这就是:教育事业发展非常快,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教育的内涵发展却与此极不适应,甚至是出现了事业发展与内涵变革的“悖论”现象。不要说建国之初,就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基础教育,学生的负担也没有今天这么重,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也比今天大啊!教育事业在发展,教师队伍在扩大,教育教学设施在现代化,可是按照育人规律培养人方面,教育却不进则退,这是非常可怕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困境。要走出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这种“悖论困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承担着重大使命。
4、要放在整个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部署上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发出的最强音就是把课程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和工作核心。
经过8年的改革和探索,我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以上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我们的认识比八年前更清楚了。可以说,课程改革担当的新使命比八年前更加清晰、更加重要。
(四)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
关于未来五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道路,我想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1、抓住“四个关键”
一是开齐课程。我反复强调,这是首要任务。昨天,参观考察菏泽一中的课程改革,他们有一个口号,“课程改革没有借口,教学改革永无止境”。有些同志对“课程改革没有借口”这句话不太同意,我是完全赞同的。昨天齐厅长讲,教育要现代化,但教育不能对现代化设施和条件形成依赖性。或者说,课程改革需要条件支撑,但我们不能形成“唯条件论”。2003年,我到菏泽巨野调研,有所小学连围墙都残缺不全,院子里横躺着一根电线杆子。校长说:这是上体育课让学生练身体平衡用的,在上面小跑,练平衡。这说明,没有平衡木也能练平衡。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丈八丘小学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农村小学也能开齐课程。济钢高中没有一间多余的教室,难道就不搞“选课走班教学”吗?不,他们的办法是让学生把1/3的书放在宿舍里,1/3在放课桌下面橱子里,1/3天天背着。菏泽一中的创造性实践则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也能全面开启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所以,开齐课程没有借口。这是思想认识问题、是对课程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问题。
二是突破课堂教学改革。当前,我省课堂教学改革从整体上看,还没有突破。有些地方,所谓“学案导学”,效率是很低的。很多地方把课堂预习、课文感知、基础题目训练放在课外,然后在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交流互动,认为这就是高效课堂。我认为,这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关键有两个,一是看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二是看学生课堂思维的深刻度。这两个“度”如果没有提高,就不会有真正的高效课堂。一些地方搞的所谓高效课堂,只不过把课内教学任务前移到课外完成而已。如果学生课堂交流还是被动的、填鸭式的,还是老师领着学生对答案,怎么能有高效课堂?
我曾经讲过,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和方法。现在,有多少学生对学习真正感兴趣,真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有些老师不管学生想不想学、会不会学,你必须学,我强迫着你学。这就像人人都拿着一张破网捞鱼,你能捞多少鱼呢?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停下来,把那张已破了的网补一补。谁愿意补啊,补网耽误事啊!小时候在农村,农民每当麦收开始之前都要磨镰,他们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可今天连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我们的老师们却功利得都不愿意做“补网”和“磨刀”的活了。昨天我说,给齐厅长写信的孩子太幸运了,齐厅长能给他回信,与他交流思想。可是,在现实的教育生活里,我们的校长、老师们有多少能经常跟孩子做这样的对话?
三是狠抓作业教学改革。作业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严格说来,作业教学包括相互连贯的四个阶段,即教师设计作业、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矫正教学。对于如何进行作业教学改革,在最近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若干意见》中已作了明确的规定。总起来讲,我们的基本判断是:现在的作业教学作业设计不精、缺乏针对性、选择性,对作业批改不重视,反馈矫正教学环节落实不好,作业教学总体效益较低。作业改革的基本要求是精心设计作业,精心批改作业,精心反馈作业。其中,我们要求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不批改就不布置作业。这次会议安排济钢高中介绍经验,就是要在全省推广他们作业教学管理的经验。
四是深入进行考试改革。过多过滥的考试已成为危害学生健康发展的另一“杀手”。过多过滥的考试,带来的危害是:考试焦虑带来的学生心理问题;考试过多导致学生的日常学习似乎一切都是围绕考试转的,考试成了学生学习生活最主要的组织部分;考试过多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习成果进行“反刍”、消化。减少考试,规范考试、提高考试教学的质量,已成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处理好四个关系
我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就教育本身而言,这与我国教育只知不行、知行脱节的育人模式有关。建立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挑战。推进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关系。面对规范学生的节假日、双休日,有些局长、校长很焦虑。他说,一年当中学生有那么多的假期、双休日,不让上课,这不是浪费嘛!面对这种言论,我不能不深感忧虑。难道我们的教育除了上课、做作业,其他都不是教育吗?学生的教育时空,除了学校教育外,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处理好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关系。2007年,到德国考察,发现德国17个州中仍然有16个州坚持义务教育半天上课,上课时间如此之少,并没有影响德国的竞争力。
二是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11月9日,我到济钢高中调研,语文教研组长给我放了一个课本剧录相片断,内容是学生演出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孩子们在课外排练课本剧,在语文课上演出。大家想想,对于这些高中生,剧本的台词还用专门背吗?剧情还要老师讲授吗?
三是处理好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关系。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讲得很清楚,素质教育要坚持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统一。可至今,许多学校现在仍然是一条腿走路,还是只进行单一的书本学习,很少或根本就排斥实践学习,反对实践学习。章丘四中地理老师王晶华非常优秀,在国庆节期间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察。
四是处理好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通常指课堂教学;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列入国家课时计划的自习和晚自习。我省规定,晚自习不允许教师进行统一的辅导、上课,不允许将这些时间分到学科,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自主支配自己学习的时间,一方面,让学生学会规划、安排、控制自己的学习;二是让学生有扬长补短的时间。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自习是一种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教师没有权力占用学生的自习时间。在这里,有人提出学生有了问题谁来辅导?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学生有了问题可以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研讨得到解决,同时,即使解决不了,也可以记录下来,待合适的机会找老师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每位教师可学习深圳中学的办法,每周安排两次答疑时间,提早通知学生,接受学生对个别问题的答疑和指导。
我还想指出的是:安排教师在晚自习期间值班,只是为了维持晚上学生学习秩序的一种过度性措施。主要因为:晚自习时间不允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桓台县世纪中学有一个学生自主管理手册,要求学生每日自省,必成大器。每个学生都要反思今天过得如何,规划明日如何度过?自主管理手册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天天照着自己,自主规划、自我管理能力必然日益提高。
3、重视五项制度建设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广大中小学校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教学制度的变革。包括学校治理制度,这就是要建立符合法治、民主、多元精神的管理构架,还有:课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变革与重建是保障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
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基础教育走向科学发展新阶段
(一)解放思想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改革越深入,我们越认识到: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是思想认识不统一。
今天,仍然有不少人认为: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辩证统一的。反对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取消考试,甚至就是取消高考。
既要抓素质教育,也要抓教学,抓教育质量。
把素质教育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对立起来。
实施素质教育农村学校没有条件,农村孩子吃亏。
高考不改革素质教育就难以实施。
用人制度不改革、一个家庭就一个孩子,怎么实施素质教育?
……
对于上述观点,我曾经反复作过辨析。在这里,我不得不再次强调:
“应试教育”这个概念1988年、1997年国家有关部门曾做出过专门的定义,“应试教育”是指违反党的教育方针、违背教育规律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实施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不是反对考试,更不是要取消高考。
“既要抓素质教育,也要抓教学,抓教育质量”,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蛊惑人心的观点。素质教育难道就不要抓教学,就不要抓教育质量?显然,持这种观点的同志,无非仍然顽固地坚持应试教育思维,号召大家不要听省教育厅“三个全面”、“三个还给”那一套,一切还是按照高考来组织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办人人考重点大学的教育。人民是一个集合概念,不是一个个老百姓满意就等于人民满意。如果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让更多学生进入重点大学读书,中国永远不可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期利益、长远利益的统一。具体讲,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孩子享受有条件保障的教育、有质量保障的教育、各得其所的教育。
有人说,实施素质教育,农村孩子吃亏,理由就是农村办学条件差。我们应该辩证地看这个问题。一方面,无论城市教育,还是农村教育,其教育资源都具有相对性,农村有的教育资源可能城市没有,城市有的教育资源可能农村没有。另一方面,教育功能和价值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具体的教育资源其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与否,并没有直接的依赖性。如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昂贵的西洋乐器可以,简单甚至不用花什么钱的当地戏曲也可以。如菏泽的教育工作者把地方剧种搬上舞台,不同样在对中小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嘛!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农村吃亏”观点的同志,似乎在为农村、为农民说话,其实这种观点是带有欺骗性甚至反动性的。因为就教育生产力而言,当前城市不可能向农村看齐,惟一的出路是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保护落后是对老百姓最大的不负责任,不把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到城市的水准,农村孩子怎么与城市孩子竞争?
今天,高考不改革素质教育就不可能推行,几乎成了人人脱口而出的“口头禅”。甚至有人给我提建议:推进素质教育不用那么忙活,也没有那么难,抓好一条,就是高考改革就行了。可是,30年来,我国的高考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可为什么“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我认为,把高考改革看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直接否定了基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否定了基础教育的国民素质教育性质,把基础教育直接当作了高考预备教育,把普通高中办成了高考训练班。我可以断言,不管高考改革推进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测查出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改革不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更不可能完全靠高考改革解决引领我国教育健康和谐发展问题。
我们要告诉老百姓,仅有知识并不能改变命运。在今天这个时代,有多少学校贴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标语,光有知识能改变命运吗?如果有知识就能改变命运,大学生就不会失业了,就不会找不到工作了。
总之,对于教育而言,社会与家庭可以有自己对教育的直接的功利化需求,但政府和政府主办的学校不能把直接满足这种功利需求当作自己的办学目标。教育在满足老百姓的功利性需求时必须以满足老百姓的长远根本利益为前提。或者说,教育必须承担引领老百姓、引领社会需求的功能和责任。
当前,中国教育有一种被非理性教育思潮所绑架的危险。只有尽快从非理性教育思潮的“陷阱”中走出来,在教育认识上正本清源,解放思想,才能选择正确的教育改革路径,进而走出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二)改革创新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动力
现在,有不少认说:规范办学行为,这不能干,那不能干,不知道怎么干了?课程设置规定得越来越具体,校长没有课程开设的自主权,如何创办特色学校?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这些问题?
其实,任何自由都是有前提的。规范是对自由的保护,而不是对自由的剥夺;规范是对教育创造力的真正解放。试想一下,像菏泽一中、章丘四中、定陶一中这样的学校,没有规范办学行为,学校能迸发出如此的创造活力吗?如果都去拼消耗、拼时间,这些学校敢这么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吗?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正是因为规范办学行为,我省正在为那些有教育情怀、具有创造活力的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提供巨大的、无限的改革创新空间。
特色课程
实践教育
课堂教学
学生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
现代学校制度
……
上述领域存在着大量等待开垦的处女地。特色课程、实践教育,还没有真正开始;真正的高效课堂、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还没有破题?学生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全面育人评价等改革处于初创时期,谁说现在教育的创造性都被束缚住了、被扼杀了?规范只是对错误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制止而已!昨天晚上,我曾对个别校长说过:斩断你们违规办学的邪念吧!我是在给个别学校打招呼。
(三)基础教育要进入科学发展新阶段
当前,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是我省基础教育走向现代化最困难的一站,是必须打好的最重大的一场战役,也是最根本的。如果能够挺过未来这三五年,把这个“坎”迈过去,我省基础教育必然会有光明的前景和未来。
我省基础教育进入科学发展新阶段的标志有四个:
一是育人为本。就教育价值而言,要真正回到育人为本,把功利主义放到一边,真正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未来办教育。
二是规范办学。规范办学行为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自我约束成为一种习惯,不再闯底线、打擦边球、搞“地下战”了。
三是尊重规律。广大教育工作者从内心里认同教育规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尊重教育规律。
四是依靠科学。教育生产力的解放靠科学,不是靠时间加汗水。
除了上述四个标志,我想从国际视角提出我省基础教育进入科学发展新阶段的七个具体标准:
一是教育价值的现代化。发达国家真正从知识本位、认知中心走向了一个新阶段,“站在国际范围里考察中小学教育,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关注点和发展措施存在根本的差异,发达国家教育质量的含义逐渐从认知(cognition)转向素养(competence),教育政策越来越强调在体制、制度上加以创新,强调优化学校学习环境,创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素养的教育环境。”
二是课程体系的现代化。
三是校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四是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五是教育教学设施的标准化,
六是学校教育制度变革进入稳定期。我想,在未来三四年将是我省学校教育制度变革最剧烈的时期,之后将进入一个相对的稳定期。
七是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高。
四、2010年要着力做好的主要工作
2010年,从全国来看,有三件大事要关注: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出台;二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召开。三是在这个背景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再出发。
就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而言,也有三件事要牢牢抓在手里:一是巩固规范办学成果的关键一年,咬牙也要坚持。二是要把今年出台的新政策落实到位。三是要在突破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方面下功夫。目前,我们正在代省委、省政府起草关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文件。
具体而言,2010年要努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强力规范办学行为
坚持规范办学行为不动摇。教育要改革、要发展,必须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如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都不要,奢谈什么教育教学改革?
要加强规范办学监管队伍建设。必须强化教育监管执法队伍建设,要下决心建立一支相对专业化的规范办学行为监管队伍。
要建立“问题单位、问题学校名单”,对这些单位或学校持续推进跟踪整改。大家可能已经收到文件,针对11月份高二“选课走班”督查结果,省教育厅最近给每个市发了一份整改通知单,检查发现的问题只要没有解决之前就要始终在那儿挂着号,省厅只要下去检查工作,就要关注这些单位或学校的整改情况。
要改变规范办学行为的监管方式和重点。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反映的是地方教育局的问题,必须把学校违规与教育局监管不力挂起钩来,如果学校存在违规办学行为,就是当地教育局没管好,教育局对此要承担责任。力争建立各市规范办学行为责任制,省市共同采取措施规范办学行为。
全面建立规范办学行为课程改革一票否决制度。课程改革要求做到的,如果你没有做到,你这个地方先进单位不要评,先进学校不要评,一切先进你都别想拿。必须坚决制止存在违规办学行为的学校到处去讲什么素质教育经验。
把强化课程管理和教学管理作为2010年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内容。
(二)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推动开齐课程,重视德育、音乐、美术、体育课程。
重视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地方必修课程。省教育厅11月份检查发现,17市义务教育地方必修课程实施的很不理想。
强化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
继续推进“选课制”与“走班制”教学,这仍然要作为2010年的工作重点。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大家不能一门心思只想着课内教学,而不重视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统一的问题。
要加强完善高中课程网络管理平台建设。现在看来,如果这个网络管理平台不能很好地运行,各地自己解决相关问题非常困难,省教育厅必须提供好这方面的服务。
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校长和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力和执行力
校长和教师对“选课制”与“走班制”教学的认识、理解和执行
通用技术和研究性学习课程被其他学科老师占用
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研究性学习缺乏开放性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学科性倾向
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题海战术、疲劳战术的层次上,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教学赶进度、考试无穷多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层课程改革工作检查和指导力度不够
等等。
(三)建立“专业引领,典型示范”课程改革推进机制
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是我省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力量太薄弱,极大的影响着我省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拟采取措施整合专业力量,加强高校课程中心建设。
要善于利用外脑。什么叫“外脑”,就是要利用国内各方面的专家。11月25日,我来菏泽检查这次会议准备情况,菏泽一中王校长见面就问我:“张厅长,你能不能帮我请一批专家帮我论证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我说:没有问题。可这需要学校支付一定的专家费用。他说,钱没有问题,几十万块钱还拿得出来。我想,这并不是说菏泽一中多么有钱,而是表明菏泽一中把课程改革放在了应有的位置上。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启动,我省也要建立若干实验区。
要把培植典型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重要任务。这两年,我一直强调典型培养问题。可是,一些地方对这项工作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反映了工作作风问题。为什么不深入到学校深入研究、指导工作?2010年,省教育厅要召开50个样本校课题研究总结会。每个市除此之外,必须抓1所市直高中、1至2所县直高中、2所初中和小学(包括农村初中、小学各1所)。今后,检查各地基础教育工作,要把培植典型作为重要指标。
(四)转变教研职能,教研系统全面进入深化课程改革主战场
教育部在规划未来课程改革的整体布局时,把教研系统放在了重要位置上。问题是,全省教研系统如何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2010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研系统要全面学习贯彻省教育厅颁发的《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省教研系统要向青岛市普教教研室、菏泽市教研室学习。
在我看来,教研员不是官员,教研员是什么?教研员是学者、是老师、是导师。教研员是学者,教研员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真理;教研员是老师,教研员必须以身示范,亲自上课;教研员是导师,教研员必须帮助、指导学校、老师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问题解决的方案、路径、方法。我们对教研员三个角色的履行要求很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就没有资格当优秀教研员,希望全省教研员都能够配得上这三个称号。
全省基础教育教研系统、教研员要真正配得上“三个称号”,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规范》的精神和要求,全面履行《规范》赋予教研系统和教研员的主要职责。《规范》共计29条,其中,教研工作定位4条,教研机构和人员要求6条,教研工作职能5条,教研工作制度10条,教研工作管理4条。
《规范》对教研工作定位、教研机构和教研员任职资格、教研职能、教研工作制度、教研工作管理等方面,围绕“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具有继承性、更有创新性,是规范、指导全省教研系统、教研员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考核、评价、管理教研机构和教研员工作的基本依据。
(五)加强考试管理,把考试次数降下来,考试质量提上来
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问题是现在的考试过多过滥,考试的效益、质量太差。最近,我收到了一些县教研室考试之后反馈分析的报告,主要内容还是排名,对于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指导性不够。在这里,必须指出:现在,教研员、教师的命题能力、对学生试卷的分析能力、以及矫正教学能力,都不能适应考试改革的需要。现在,有多少教研员、老师学习过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知识,能用双向细目表来命题和分析学生考试结果?
省教育厅出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的目的,就是要规范中小学考试行为,制止过多过滥的考试,把考试次数降下来,考试质量提上来。《规定》就考试的类别、命题部门、考试结果处理、考试管理、违规考试行为处理等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希望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广大中小学要认真学习贯彻好《规定》。这里,我强调几点:
学科单元测验属于诊断性测试,不打分。
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小学只有期末考试,初中有期中和期末考试,命题由学校负责,不允许教研室统一命题。
初中学业考试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统一教研机构命题,省教研室可以提供样题。
高中模块考试,也是学分认证考试,每个模块结束之后进行模块考试,命题由学校命题,不允许教研室统一命题。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省教育厅组织,省教研室命题。
高考模拟考试只允许高中三年级下学期,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统一组织一次模拟考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中小学校不得以教育质量检测等名义组织学生进行统考。
《规定》2010年1月1日起实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要加强对全省中小学考试行为的规定与管理。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省教育厅刚刚颁布的《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文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出了详尽而具体的规定。
《意见》对教师的职业定位做出了新规定,强调中小学教师要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认真履行“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教师不得有进行有违职业道德的教学活动;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惩罚学生;不得从事有偿补习活动;不得擅自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
《意见》提出了“八个精心”,包括:精心制定学期(学段)教育教学计划,精心开发课程资源,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进行作业教学,精心组织考试与评价,精心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精心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部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的教科书,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中小学要依据《意见》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导、评价和管理教师教育教学。我想特别强调指出:《意见》是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是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内容。围绕《意见》落实,抓教师的专业发展,抓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管理,就抓住了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的关键,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有了保障。
2010年,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继续推进教师全员远程研修;要以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为载体,推动全省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要落实省教育厅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评价方案,等等。
(七)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建设
这里,强调四个方面:一是每位中小学校长都要自觉地加强自身专业化发展;二是加强中小学校长全员研修;三是以“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强全省名校长队伍建设,要用好“齐鲁名校长工作室平台”;四是要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实施工作。
(八)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这里,我强调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建立家长委员会。关于建立学校家长委员会,这个文件已经上网公布,各地要抓好落实;二是要争取出台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规定,完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学校民主管理进程;三是要推动中小学校学校章程的建设,从学校层面规范学校关于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四是加强对有偿家教的管理,将制止有偿家教纳入学校绩效工资和学校聘用合同管理。
(九)继续推进考试评价机制改革
日常考试按照《规定》的要求,加强实施与管理。
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按照厅党组的意见,省教育厅将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的文件精神,就2010年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出台一个具体的意见。
要继续加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菏泽一中的经验和做法。
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具体改革精神和方向,以省教育厅年底公布的方案为准。
(十)加强和改进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推动,把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纳入党政领导主要工作议事日程。这方面的工作,事在人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为党政领导加强对教育工作领导做好参谋助手工作。
加强学习和培训,力争要举办分管教育工作的政府领导和教育局长素质教育专题培训班。
加强社会宣传,组织素质教育宣讲团、家庭教育宣讲团。
加快教育政绩观的转变,推动建立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最后,感谢同志们一年来的辛苦和努力,为山东的孩子,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做的贡献。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