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枣庄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市教育局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得以培养,实践能力得以增强,科学素养得以全面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课程实施为切入点,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市教育局要求全市中小学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抓好科学课、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与教学。为督查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印发了上述学科的“实验课课题目录”,要求所有实验课都要在实验室进行,实践课要走出课堂,市教育局不定期进行检查。同时,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能,自2013年起,市教育局连续3年向全市中小学征集优秀教学案例和优质课件,优质的教学资源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便利和支撑,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实施为学生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薛城区奚仲中学、枣庄十六中还为学生开设了科技创新校本课程。
二、以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市教育局业务局长主抓中小学生的创新工作,教育局教研室作为主管科室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各区(市)教育局和乡镇教育办也都有一名科技创新工作负责人,中心校以上的学校都有一名或多名科技辅导员。市教育局定期对科技辅导员进行培训。枣庄八中中、薛城奚仲中学、台儿庄区实验小学、峄城区底阁镇中心小学等学校成立了“青少年科学院”。少年科学院和科技创新社团的成立,为爱好创造发明的孩子提供了阵地、找到了家园,社团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主题,在这里他们播撒科学的种子,展翅科学的翅膀,放飞科学的梦想,如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学校靓丽的风景线,校园科技节同艺术节、体育节一样,已成为学校的重要节庆活动。另外,为发挥科普示范校和科技创新特色学校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大家提供交流的平台,由市教育局牵头, 成立了“枣庄市中小学科技创新特色学校共同体”,立新小学、山亭区共青希望学校等20所学校成为首批成员单位。
三、以闲暇时间的利用为引领,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每年寒、暑假,市教育局都向全市中小学发出通知,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小课题研究、小发明创造,让孩子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增强主人翁意识。枣庄十五中、滕州界河中心小学等学校充分利用家校共建资源,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考虑到九年级学生中考后有近80天的闲暇时间,市教育局每年中考后向每一位考生发放一份通知,要求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发明创造,开学后将成果交给高中学校,市教育局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题督查和评选。
四、以创新大赛为平台,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市教育局每年5月份都要举行全市中小学生“小哥白尼杯”实践与创新技能大赛,今年已进行到第六届, 大赛内容包括: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小课题研究,科幻画、创意设计和头脑风暴,几年来累计评选学生作品4000余件,这项工作得到了团市委、市科协、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活动过程长效果好,从年初的1月份开始布置,学生利用寒假开展活动,开学后再进行加工整理,作品层层选拔,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全员参加。目前这项活动已成为市教育局的年度重点工作,成为枣庄教育系统的品牌赛事,对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和科学素养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已从学校延伸到了社会,创新大赛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技辅导员和大批的具有创造潜质的学生。以滕州柴里小学李颂同学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大赛最高奖——“中国科协主席奖”为标志,我市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已走出山东走向全国,今年8月在香港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市代表山东参赛的等5件作品有2件获得一等奖,1件获得二等奖,其获奖成绩居各地市前列。
五、与市科协通力合作,全力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市教育局与市科协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每年都联合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科普活动。从3月份的青少年科技成果评选、4月份的科学家科普报告百校行、6月的七巧板和机器人大赛、8月份的高校科普夏令营、9月份的校园数字科普行动。为推动工作表彰先进,市教育局与市科协联合评选出了枣庄市“十佳科技创新校长”、“十佳科技创新教师”和“10所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其中奚仲中学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侯安柱校长被评选为“全国科技创新校长”, 系列活动的开展和举办,促进了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枣庄市教育局也多次被省教育厅和省科协表彰为科普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又被评为枣庄市全民科学素质先进集体。
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驱动力,着眼更高水准,谋划更高目标,更加重视中小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等资源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栋梁之材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