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磊局长在滕州市调研教育基础情况侧记

摸清教育发展的基础数据,找准突出的制约因素和发展的薄弱环节,以便加强和改进薄弱工作、探索建立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平台,一直是张磊局长上任以来牵挂于心的事。
11月22日至23日,张磊局长率领局有关科室人员组成的调研组,轻车简从来到滕州市,进机关、下学校,座谈了解领导干部、教师队伍、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等情况,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
“我们来,就是看现状、摸实情、听真话的,不要有思想包袱,怎么想就怎么谈,重点谈教育存在的问题,谈办好教育的建议……”在与滕州市教育局机关、市直学校、乡镇教委办和中小学校负责人座谈时,张磊局长总是和蔼地对他们这样说着,消除他们的顾虑。
今年40岁的姜屯镇教委办主任颜拓,从小学教师、校长到中学校长,再到教委办主任,是这样一步步走上来的。对于基层的教育状况,他很有发言权。
“可以说你是一位业务精通、政策熟悉、经验丰富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了。”在了解颜拓的经历后,张局长这样评价。
听着张局长真挚的话语,看着张局长信任的眼神,颜拓一身轻松地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张局长,上级对危房改造的拨款由于缺少针对性,往往出现零零碎碎的修修补补,导致规模较小的学校仍然存在着。
张局长一边听,一边认真地作记录,并不时点头赞同,并给予充分肯定。
“老百姓对布局调整理解吗?有没有阻力?”张局长进一步问。“有,这主要来自于学生家长,他们只求孩子上学方便,不清楚合并后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尽管如此,我们也要完成任务,造福人民。”颜拓回答。
张局长接着说:“你现在是什么职称?平时工作的动力来自哪里?”
“我的职称是中学高级,工资每月2200多元。工作的动力就是对教育的责任心,以及工作后带来的成就感、荣誉感。比如今年,我们成功创建了两所省级规范化学校,您说,能不高兴吗?”
“你们辛苦啦!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请代我向工作在最基层的老师们问好!”
张局长温暖人心的话语,让颜拓感动不已。他兴奋地连声说:“我一定转达到。”
在与滕州市教育督导室副主任苗培军谈话时,张局长微笑着告诉他:“成绩就不要说了,就拣诸如制约教育发展的原因、怎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些核心、重要的问题谈感想、谈建议。”
“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别大,教师年龄偏大、新老交替缓慢,‘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苗培军告诉张局长,要让大多数老百姓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下一步必须出台规范性政策,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
“应该说每个区(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现状,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啊!”张局长说道。
如何缩小农村与城市高中的差距?滕州五中校长孙卫志对张局长说:“要加强强弱学校间干部、教师的交流,要采取有力措施治理乱拉生源现象,合理均分生源。”
“新课改给高考复习带来哪些变化?经历过新课改的学生与没经历过的学生相比,区别在哪里?谁更适应新高考?”张局长饶有兴趣地向孙卫志提问。
对此,孙卫志一一作答。张局长表示满意。
针对不同的对象,张局长所提问题也不一样。在大坞镇中心小学,他在详细询问学校有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等问题后,更加关注乡镇中心校如何开展教研活动,带动其他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如何落实?
副校长秦存洋说:“由于青年教师多,他们积极要求上进,我们每学期要举办两三次全镇的大教研活动。一般都是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讲课,组织学区和村小的教师听课,然后讨论、交流,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听完秦存洋的介绍,张局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农村教师在全市教师中占大多数,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重视和加强农村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意义非同寻常。希望你们能长远打算,按教材、按学科组织各项研究活动,切实让广大教师受益!”
(胡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