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教育局把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以“提高队伍素质,树立教育形象,创建文明行业”为目标,通过“四个加强”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促进了师德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师德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峄城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切实履行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全面负责本单位师德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其他教育干部都能做到各负其责,做好相关工作,并以普通教师身份带头参与师德教育活动。同时,建立了师德学习制度,坚持开展师德学习教育活动,并要求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记录、有心得体会和反思小结;建立了师德评价机制,各级各类学校都能把社会、家长、学生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师德建设活动的重要标准,主动听取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评价和监督;建立了信息反馈机制,各校能及时把教师的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督促教师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二是加强督查指导,实现整体推进。为全面掌握峄城区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区教育局师德建设领导小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经常深入基层,帮助基层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整改存在的失范现象。督查组每到一所学校,查看资料、询问学生、走访教师、召开会议,认真听取学生、教师代表、社会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把好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质量关,确保师德建设工作不走过场。督查结束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汇总,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和措施。
三是加强师德考评,建立良好的导向机制。峄城区坚持把考评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环节。从教育局机关,到镇(街)教委、学校,均按照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并结合各地实际制订具体详细的考评细则,成立了领导小组和评价小组,还邀请学生家长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评议员等,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在考评阶段,教职工进行师德述职,学校再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职工师德师风状况进行综合测评,然后整理汇总出本单位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主要成绩和主要问题,并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档案,将师德师风的表现作为个人年终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是创新活动载体,务求工作实效。峄城区特别注重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师德师风的不断好转,先后组织了“加强师德修养,促进行风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师德建设年活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向郁忠诚同志学习活动”,“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师德大讨论活动,在全区开展了师德大讨论,组织师德演讲,使广大教师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在演讲中升华境界;开展“读好书、厚底蕴、增素养”读书活动,鼓励和引导教师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水平,每年统筹资金50余万元,购买图书3万余册,有计划地为各所学校配备图书;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坚持面向全区中小学教师、学生开展师德建设主题征文活动,共评选出教师获奖论文356篇;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近年来,我区利用一切机会邀请名家名师对全区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同时选派部分农村教师赴华东师大、青岛大学等地参加培训,今年还举办了全区小学班主任培训班,选派了多名校级干部赴先进地市挂职学习,各种培训更新了教职工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水平,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校园和谐。
(陈超 殷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