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基础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各学校利用危房改造、“三亮三改”工程的有利时机,科学、合理规划,打造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场所;在进行校园规划、校舍建设、景点设计、小品选择和设置、花草树木种植等方方面面,充分考虑涵盖学校师生精神面貌、集体舆论、心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二是精神建设凝聚校园文化。各学校着力体现本校特色,狠抓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设,将校风、校训、名人名言上墙,实施“墙壁说话”工程;全体教职工外修仪容,内练教学管理功,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通过示范、经验介绍、报告会,规范养成教育等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促使学生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的发展。
三是制度建设保障校园文化。各学校建立了完整的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组织机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既规范了师生的行为,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是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各学校积极开展“读书月”,古诗文朗诵会、规范汉字书写、创建普通话示范校园等集体活动,广大学生自发组织手抄报、绘画、摄影展览等活动,以及各种校际、年级间、班级内体育比赛活动,丰富了广大师生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是周边治理净化校园文化。区教育局联合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强学校周围场所综合治理建设,针对网吧、书店等场所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清理校园周边的违规经营行为,同时与公安局联合建设“平安校园”,确保广大师生拥有一个平安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陈超 薛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