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切实强化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体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动摇。市中区委、区政府把教育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2008年,把校舍危房改造工作作为全区十大利民工程之一,列入政府工作重点;严格落实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教育事业发展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年初区、乡两级都明确教育发展的重点工作和重点建设项目,区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并严格按照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兑现奖惩。
二是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市中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8年,全区教育投入达到22589万元,其中农村中小学8464.1万元。积极对上争取资金2120万元,对国家下达的工程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专项审计;进一步规范两项教育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市中区把规范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管理使用作为重点,加大督查和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了“两项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2008年,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918.5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328万元;切实抓好校舍危房改造工作,市中区政府将校舍危房改造列为全区十大利民工程之一,同各乡镇、光明路街道签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书,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危房改造、“三亮三改”等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纳入对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之列。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和城区学校扩容工程,拆除D级危房5959平方米,新建校舍12300平方米,维修C级危房3492平方米。投资360万元的永安乡中心小学已投入使用,投资160万元的西王庄乡十三中教学楼、投资150万元的税郭镇二十六中综合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投资400万元的区第二实验小学拆除重建工程已竣工。
三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市中区进一步完善实施素质教育新机制。召开了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巩固发展区域性教育中心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建立实施素质教育体系及监控机制,指导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按照“轻负担、高效益”的要求,组织开展了“素质教育工作制度落实年”系列活动,对全区中小学新课程实施水平进行评估,达标率100%,优秀率达到60%以上;市中区认真做好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反馈的意见作了认真的梳纳归理,制定下发了整改文件,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财政、地税、审计、教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抓好整改工作的落实;加大督政力度,组织人员对乡镇政府办学行为、教育事业发展、“控辍”等进行专项督导和综合评估,每月对农村教师工资发放情况进行调度,并把检查结果纳入对乡镇政府及领导班子成员的年度目标量化考核之中。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建立健全教师录用及交流机制,针对区直学校教师缺编、乡镇(街道)学校教师超编的实际,2008年考录本专科毕业生40人充实到区直小学,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教师“互学互促双提高”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城乡教师“互学互促双提高”活动;全面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完善师德考核体系,组织进行了师德年度考核,形成了有效的奖罚机制,深入开展“塑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活动;切实强化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教师培训达标考核计划,开展第三批“市中名师培养对象”评选工作,确定了20名培养对象。组织第一、第二批共40名名师培养对象赴山东师范大学参加了高级研修培训学习。
(陈超 宗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