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600元和400元。认真做好教育费附加和新增城市建设配套费的征管用工作,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加强资金统筹,分期分批推进学校改善面貌,用3年左右时间使所有学校实现标准化。
二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滕州市以开展全市学校岗位设置工作为契机,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人员倾斜,进一步健全完善教师全员竞聘、岗位管理、职务评聘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真正形成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孬一个样的问题。
三是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严格落实教育财务集中统管、预算管理、重大支出审批等制度,建立离任审计和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管理考核,加强对公共教育经费分配使用全过程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是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改革。认真开展“学校规范管理年”活动,健全完善教师管理、校园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稳定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现代学校管理体系,促进学校管理效能实现大的提升。重点在学校日常管理方面上档升级,按照启智怡人的要求,高标准搞好校园长远规划,抓好绿化、硬化、美化、净化和文化建设,努力培育一校一品、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精神,力求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说教育的话、有品位的话,让学校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一处励志的乐园。
五是科学推进督导考核机制改革。全面修订并下发了2009年教育工作千分制考核方案,健全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科学督导评价体系,指导推动教育工作向更高目标和层次发展。创新督导办法,强化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实行专项督导、年度述职、亮点展示与“回头看”测评和年终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占60%,年终考核占40%,全面科学评价,推动各项教育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陈超 马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