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在全市中小学实施德育导师制。德育导师制,把需要更多关心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分解给德育导师,让更多的老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形成了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思想工作新模式。德育导师制,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是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要求每名导师,带5至10名学生,每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袋,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原来学校德育主要由德育处和班主任来实施,现在的“德育导师制”由教学水平高、乐于奉献、在师生中威信较高的教师担任,改变了“单打一”的德育模式。“德育导师制”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一对一”指导,动员了各方面力量,整合了多种资源。“德育导师制”改变了以前任课老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形成了现在的“全员育人”局面。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选择导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在导师和学生间实行双向选择。还融入亲情,进行换位思考,架起了师生间的“心灵桥梁”。
(陈超 马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