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峄城区教育局结合教育实际,突出实践这个特色,开展多项活动激发教师潜能,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一是深入开展“磨课”活动。采取区、镇两级教研员榜样示范,校长、主任引领的方式开展了全区中小学“全员磨练合格课”活动,各学校均设立了磨课日,定期开展磨课活动,进行对比教学,寻找教学有效途径,精心打造高效课堂。“磨课”活动以“立足课堂,服务学科,提升质量”为宗旨,以“展示”、“点评”、“交流”为基本模式。即每位教师上一堂展示课,通过上课教师自我剖析,学科带头人点评,学科组集体诊断的方式,分析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二是全面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根据农村中小学的实际需求组织学科教研员、优秀教师开展送课下乡活动,通过为农村中小学上示范课、开展联合教研等形式,以点促面,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广泛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在全区广泛开展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选派专业教师深入城乡学校指导开展校本研修和教学改革。鼓励教师通过研究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编制教材、自制教具,撰写教研文章,逐步形成“研、教结合”的工作方式,使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区确立了31项校本“有效教学”研究课题。
四是举办优秀教案、案例展评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加强对“备课”环节的研究,提高备课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把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手段运用和教学环境创设合理,体现教学创新、可操作性强、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教案、案例进行区内巡回展示,供教师相互借鉴。
五是注重教师培训活动。积极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多次聘请知名专家对全区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帮助教师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有效教学的内涵,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先后组织教师516人次分别到河南、江苏等地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六是扎实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不断更新书目,推荐书籍给教师研读;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加大投入,加强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教师自主学习教育理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区教育局定期推出《读书摘要与心得》杂志,刊登教师读书、教学心得。
七是积极组织优质课评比活动。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4月份,峄城区共组织826名教师参加市、区、镇级优质课评选活动。其中18位教师参加全市中小学教师优质课评选,9位教师获得一等奖,9位教师获得二等奖,总体成绩居区(市)领先位次。有48名教师荣获枣庄市第三批“课改标兵”称号(入选率全市第一),扩大了区内名师队伍。
八是切实开展好各种论坛活动。制定了《峄城区中小学“课改论坛”方案》,并于5月初举行了全区中小学校长课改论坛活动,26位中小学校长围绕“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管理”这一主题,畅谈学校德育、教师素质提高、校长的办学理念、学生成长的社会影响、校本课程开发与研训以及对新课改前景展望等方面的见解。论坛活动为中小学校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校际课改经验交流。目前,“教导主任论坛”、“班主任论坛”、“名师论坛”活动也排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