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后,尤其是近期国家、省、市、区专题防控会议以后,市中区教育局将防控甲型流感当作近期最主要、最重要的工作,积极联系配合卫生部门,主动争取各乡镇、街道的支持配合,全力抓好防控工作。截至9月11日下午5点,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5万余名在校学生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确诊病例,无大面积暴发迹象。市中区区教育局具体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切实落实责任。学校人群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是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当前学校安全工作最紧迫的任务。我们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的工作机制,市中区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健康工作的科级干部为副组长,有关股室负责人和各中小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全区教育系统防控甲型流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疫情的发展和不同时期的防控重点,市中区教育局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其中包括《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各学校也充实完善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责任分工明确细致,学校每个部门、每位教师员工都知晓相应的防控措施,熟悉相应的防控工作程序,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市中区教育局投入10余万元购置了口罩、隔离衣、激光测温仪等防控用品,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和日常检查。
二是狠抓预防,切实加强教育工作。暑假开始前,市中区教育局召开专项会议,根据省、市、区关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措施下发到各单位,教育学生假期内不举行集中聚会,不到流感疫情暴发地区旅游。秋季新学期开学前,市中区教育局党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控工作。各学校按照要求,开学两周内,均没有举办大型室内集会活动,开学典礼都安排在室外操场进行。开学第一天,各学校专门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有关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的教育。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控,已将预防流感的药方下发到各学校,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将药剂煮开后向学生、教职工供应。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让家长配合做好学生日常健康的观察,一旦学生健康方面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
三是完善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坚持晨、午检制度,严格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所学校每天两次检查情况及时上报。对有症状者进行进一步诊治,其间不得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严格执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进行原因追踪,并对病情进行详细记录,如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将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并按要求对不同程度的患者实行分类施治。坚持卫生消杀制度,每周一次对教室、图书室、宿舍等进行消毒,同时保持教学场所空气流通,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四是加强督查,确保防控工作深入推进。9月1日,开学第一天,区教育局局长孙义忠和其他科级干部带领区教育局机关人员,分成7个小组到全区各学校、幼儿园检查指导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开展近况。9月4日和9月7日,区教育局又组织体卫艺办等相关人员对各学校检查情况分别逐一进行落实,鉴于近几天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9月10日下午和9月11日上午,教育局分别召开乡镇教委办、区直各学校分管和主要负责人会议,9月11日下午,将全体机关人员再次分组深入各学校,进行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专项检查,对各单位的防控工作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下一步,市中区教育局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制度,全面深入做好甲型流感防控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二是加强对师生管理工作,继续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和第一时间上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治疗。三是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每班每天保证有一节体育课,利用每天最后一节课开展户外活动,保证一天的一小时锻炼时间,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四是严格督查。继续由科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各学校检查指导防控工作。五是积极主动协调配合乡镇、街道和卫生部门,积极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确保全区5万多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陈超 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