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师德,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滕州市把塑造教师人文精神,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师表工程”,广泛开展“贯彻师德规范、弘扬伟大师魂”,“十佳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着力构建新时期教师队伍的“人文精神特区”。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习真正当成对话的过程,吸引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使学生敢想、敢问、敢于创新。要求教师要强化服务意识,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好伙伴。更新学生观念,实施人文管理,彰显人文精神,真正使学生成为学校舞台的主角,将更多的发展自主权还给学生。滕州市把每年九月份定为“爱生月”,并设立师德承诺公开栏,有力的促进了教师师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是强师能,提高人文教育水平。滕州市以“新人文、新理念”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搞好教师人文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实施“专家引领”,09年先后邀请了田建国书记、陶继新社长、张兴华主任、杨其亮教授等10余位人文教育专家来滕州市做学术报告,培训教师2万余人次,有力的推动了广大教师由“学科型”向“人文型”转变。同时,滕州市先后组织了500余名中小学校长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学习,有力的提高了校长实施人文教育的能力。
三是建机制,实施人文教育“名师工程”。 滕州市努力构建中小学教师人文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教师人文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人文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先后制定了《滕州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师人文教育管理检查评估量化方案》、《滕州市教育局中小学课堂教学人文教育渗透评价细则》等。并且建立人文教育优秀教师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实施人文教育“名师工程”。评出了首届人文教育“滕州名师”55名,市政府给予他们每人每月300元的特殊津贴。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人文教育名师”网站,开放“人文教育名师”课堂,实施“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加快培养人文教育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努力造就一大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人文教育知名教师和学科梯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人文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陈超 马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