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教师教学管理“三环节”新模式。完善并固化教师教学管理的时空环节和责任界定,突出抓好“课前预备——课堂实施——课后巩固”三环节。借鉴先进学校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课前预备”强化教师备课的实效性和学生预习的目标落实。“课堂实施”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教师教的行为到位和学生学的收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学”等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后巩固”要求教师对作业的选择、作业量和批改反馈作出规定性要求,充分考虑作业的层次性、合理性,以及学生吸收内化的达成度。“课后巩固”还要加强闲暇教育研究,督促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支配课外时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教师教学管理模式化,进一步拓展新课程达标活动外延,创新教师专业提升的常态途径,引导教师从理念、责任和实践的统一上,牢固树立“三环节”意识,落实好教学管理职责。
二是建立班级育人新模式。建设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育团队,落实班主任管理的核心地位,实行班级教育教学质量“捆绑”评价制度,逐步赋予班主任选聘教师、管理教师的权力。建立“导师制”,任课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与学生“结对子”,按照“随时随地随机”的原则,从学习、品德、生活、心理等方面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