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深入贯彻全省素质教育大会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把实施素质教育列为教育中心工作,多措并举,全面深化。1、严格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市教育局始终保持对违规办学行为的高压态势,明查暗访结合,严格规范办学,狠抓课程开齐开足,全面落实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活动计划,规范作息时间。2、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制度机制的引领和约束,印发了《关于建立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的意见》和《新课程教与学效能评价意见》,初步构建了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学科教学五个层面评价体系。同时,在中小学各个学段选点召开了素质教育现场会,培植典型,推广成型经验。3、改革中小学校招生政策。稳妥推进初中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启动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加大了重点高中指标生分送力度,启动了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试点,淡化了升学竞争,促进了个性化人才的培养。
二是注重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以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抓手,积极推动教师队伍补充、优化、培训、激励机制的完善。1、市和各区(市)全面建立了公开招考、竞争择优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2、启动了农村“校校新进一名大学生计划”,进一步推动农村教师队伍的优化。3、加大了对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对近200名农村小学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薄弱学科教师实施了免费脱产培训半年,组织开展了高中校长素质教育专题培训,推广了区域和校际间的校本研训经验,多渠道的校本研训广泛开展,促进了教师的在岗成长。
三是积极化解教育热点问题。1、积极拓展职能,搭建促进大学生就业平台。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也是政府和家长的难题。市教育局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发挥教育联络优势,积极创新机制,牵头开展了“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选择系统大的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建立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学士后流动站”,市教育局牵头将符合所需专业要求、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吸收进来,与企事业单位双向选择签订一到半年的学士后流动站见习协议,企事业单位为其提供每月不低于800元的生活费,见习期结束后由用人单位择优聘任。学士后流动站的建立,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心理适应、见习锻炼的难得平台,也利于企事业对优秀人才的吸纳,实现了双赢。同时市教育局积极内部挖潜,公开选招优秀大学生充实农村教育一线,今年预计招聘农村新教师350名。2、建立了教育电子政务和阳光政务平台,深化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网上运行工作,完善了教育内外部监督平台,公开承诺服务事项、完善工作流程、缩短工作时限、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市教育局荣获全省文明机关称号,并获全市行风评议服务部门第一名。
(陈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