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教育局积极构建新型学校后勤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教育物资统一采购机制,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一、健全机构设置,健全工作网络。一是将教育物资统一采购纳入政府采购,成立教育物资采购中心。负责制定政策,协调关系、审批重大采购事项、研究解决影响集中采购的重大问题等,保证教育物资统一采购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二是成立峄城区教育物资统一采购招标小组。负责制定招标方案并组织实施,以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为原则,面向社会招标,确保采购物品质优、价廉、安全、实用。三是成立教育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监督小组。监督集中采购方式、程序、质量、价格等,并监督检查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执行情况。四是明确勤工俭学办公室为责任科室。具体负责教育物资统一采购的全过程,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确保该项工作扎实有效。五是各镇(街)教委、区直各学校(幼儿园)及全区其他所有学校都明确专人为教育物资集中采购管理代办员,负责本单位统一采购的各项工作,并及时反馈有关信息,确保责任细化到人。
二、采取灵活方式,降低物资成本。一是根据学校需求和市场行情,编制教育物资采购预算,按管理权限和程序批准后实施。定期发放征求意见表,及时了解学校对教育物资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意见,尽量做到使学校购得放心,用得满意。二是按照2009年省教育厅教育物资采购基地依政府采购法规定集中招标采购执行,与教育物资采购基地实行合同管理。三是采购基地充分发挥发达的物流业作用进行配货并送货到基层,较好地解决了因人员少、无仓库而无法开展教育物资统管的难题,降低了行政成本。四是严格选择信誉高、质量有保证、技术力量较强的供货厂商,杜绝不合格、不安全的商品进入教育市场。确保了集中采购同类商品时,质量相同的价格低,价格相同的质量好。在教育物资配送上,每学期大规模统一订货、送货一次,在学期末的20日内,将下学期学校所征订的全部物资送到。各镇(街)学校的物资先集中送到镇(街)教委,再由镇(街)教委负责发放到各学校;2010年将全部实现直接送到农村学校。
三、各项措施到位,抓好环节监控。一是严格考核。每年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进行考核,纳入年度督导内容,进行量化,对违纪单位和个人,进行跟踪审计,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免除职务等组织处理,并对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二是严格资金管理。教育物资统一采购资金由区教育局结算中心划拨,半年对帐一次,结算一次,充分发挥该局结算中心及学校财务人员监督作用,严把教育物资采购单据入帐关。三是严格购买责任。凡列入采购目录的教育物资必须由区勤工俭学办公室购买,否则不予报销入帐;确需购买采购目录中没有的物资,必须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四、教育物资统购卓见成效。一是节约资金。通过采购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杜绝了教育采购开支中不必要的浪费。二是节约时间。将学校所需物资及时送到学校,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抓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提高了学校工作效率。三是促进了廉政建设。统一采购过程中科学严谨的管理模式净化了育人环境,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区教育系统集中采购项目包括办公用品、教育教学用品、文体器械、卫生用品、消防器材、电器、图书等共计80余项,节约资金130余万元。2009年末,该局投资100多万元为7个镇(街)及区直21所中小学校集中采购空调372台,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89万元。
(陈超 殷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