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大力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浓厚氛围,增强广大师生防灾减灾的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教育网站、校园广播等媒体,通过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报栏宣传、张贴标语、印发防灾知识明白纸等方式,集中宣传防灾减灾知识;邀请政法、公安、应急、疾控、卫生、地震等部门和单位的专家走进学校,举办讲座、展览、授课等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和基本常识;组织全区师生收看收听山东省应急管理专家录制的13期应急管理知识系列讲座。
二是认真开展灾害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在“防灾减灾日”活动期间,各乡镇(街道)教委、各级各类学校对宿舍、餐厅、操场、教学楼、电路、器材、教学设备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进行拉网式大检查,对煤气(液化气)罐、锅炉房、食品库、饮水桶、自备井等设施设备实行重点检查,确保排查无疏忽,隐患无疏漏。及时准确掌握师生的精神状况,疏导、化解各种矛盾关系,防止矛盾积累、聚合和激化酿成极端事件,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将一切不安定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演练活动重点突出应急指挥、综合协调、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等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相应传授并使学生掌握相应的避险方法和技巧。各学校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火灾逃生技能演练,防地震、防地质灾害逃生技能演练,防用电安全技能演练,交通事故自我救助演练,溺水救助技能演练,防踩踏技能演练,疫情和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演练等,发现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陈超 薛永 许来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