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面实施课程方案,举办了小学素质教育论坛;落实“德育为先”教育理念,开展了“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才艺培养”三项活动,促进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平台,开通了网上家长学校,为广大家长搭建了快捷的网上教育服务平台。
二是在全省基础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会议上,滕州一中、文化路小学、周营镇中的经验得到推广;在全省高中校长暑期培训会上,枣庄八中作了经验介绍。
三是深化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全面深化了“学、查、纠”活动,开展了课堂教学建模工作,涌现出了台儿庄区、洪绪镇等区域性课堂教学改革典型,涌现出了滕州一中、枣庄十五中、奚仲中学、坛山中学、红旗小学等先进典型。
四是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实施了初中学业考试制度,推动高中招生多元化,鼓励优质高中根据各自办学特色实施自主招生,将指标生分配比例扩大到60%。
五是创新评价机制,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多维评价改革,在高中段关注学生学业水平合格率;在全市对区(市)、学校、教师、课堂等评价体系的引领下,滕北中学、立新小学、滕州市实小、市实验中学、文化路小学等初步完善了师生评价新机制。
六是扎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组织近400名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参加了三期免费培训;暑期全市高中、初中教师参加了省级研训;建立了齐鲁名师以及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等15个工作室,多层次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全面展开。
七是实施开放式办学,提升教育品位。枣庄市各区(市)教育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围绕素质教育创新课题请全国教育名家来枣庄讲学,选送骨干外出学习;各中小学校相继与省外名校缔结友好学校,相互交流经验,提高学校知名度。
八是在课程改革、课堂改革、管理改革等方面各区(市)和一批学校亮点纷呈,市教育局择优汇编成《新境界2010》,在全市推广。
(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