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随着普通高考考试最后一科考试结束钟声的敲响,2011年的高考考试工作降下了帷幕。笔者了解到,今年的高考考试工作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通力协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圆满地结束了各科的考试,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省高考巡视组领导的高度评价。
今年我市全市报名人数27789人。其中文科考生6897人,艺术文考生4953人,艺术理考生696人,理科考生14886人,体育考生357人。全市共设13个考点,941个考场。其中,市中区5408人,设3个考点,182个考场;薛城区4472人,设 2个考点,151个考场;峄城区1930人,设1个考点,67个考场;台儿庄区2100人,设1个考点,73个考场;山亭区1786人,设1个考点,62个考场;滕州市12093人,设5个考点,406个考场。
为做好2011年的高考考试工作,我市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采取了得力的措施:
一是以严肃考风靠为重点,零容忍查处违纪舞弊,维护高考公信力。一、进一步规范了资格审查程序,严把报名入口关。二、加强了对考生的宣传和考前诚信教育工作。三、在标准化考场建设的基础上,对现有的高科技设备,邀请生产厂家和有关部门进行维修、维护,淘汰旧设备,购置新的反高科技舞弊设备进行充实,每个考点都配备了监考大师,身份证鉴别仪、指纹鉴别仪、手机信号屏蔽仪。四、继续推进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网上巡查既是现代化办考的要求,同时对规范考务管理和监考行为提出了新要求。五、进一步改进高考统一文具。
二是以考试安全为核心,全方位抓好试题试卷安全,确保高考平安顺利。提前调查研究,及早排查隐患;进一步落实考试安全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强了保密室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招生考试的各项保密制度和保密措施;进一步加强试卷保密室值班,六是严格试题试卷交接手续;抓好考试实施过程的安全;考试期间,无线电监测车对可以信号进行检测,公安干警除维护考点内的秩序外,今年专门成立巡逻队,对考点周围可疑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确保不出现有组织、有规模的高科技团伙舞弊事件。
三是以考务管理为抓手,高质量加强考务流程,确保考试规范有序。一、大力实施招生考试精细化管理,高标准、高质量组织高考考务工作;二、考务管理实施“五化”标准:1、考点建设标准化,今年重点落实对考点、考场的考务用品配备及考点布置等全市统一要求。2、考务操作程序化,制定我市高考的统一操作程序和工作标准,修订印制了《2011年考试工作手册》,为考务实施提供了规范、详实,更具有操作性的考务管理资料。3、考试组织规范化,今年对部分职能部门的职责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使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工作要点、工作要求更加明确。4、考试监督立体化,请纪检监察部门全层参与、监督人员抽调抽调、领取试题、考试组织等重点工作。考试期间,成立特别监察组,邀请市纪委有关领导参加,重点监督检查高考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执行纪律情况,对高考过程中发生的违纪问题,一律严格追查,严肃处理。5、考点考核目标化,今年细化、优化了《枣庄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点目标量化管理评分细则》,由市派检查员负责量化评分,考试结束后,结合省反馈结果及省检查组的评定情况,对考点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作为省考试院评定优秀考点的重要依据。
四是以落实责任为切入点,高标准加强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素质。今年全市共抽调监考员1882人,工作人员1058人,巡考(流动监考)201人,加上市派检查员、各区(市)办考人员、公安人员,考试队伍已远远超过3000人。今年,重点强化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了对考试管理人员、监考教师的选调、培训、考核工作。
高考期间,省巡视组、市政府副市长赵联冠、市教育局局长张磊巡查考点,各部门各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做好各自应做的工作。教育部门认真做好考前考场的准备和各项考务工作;公安、保密等部门做好试卷的保密、押运;公安部门出动数辆警车在考场周边巡逻确保考场的安全;交警部门做好交通安全和英语听力考试的交通管制;供电部门启动了应急供电设施保证考场电力的供应;供水部门保证考生的生活用水;环保与建设部门保证考场有安静的环境;城管部门做好道路及街道物品摆放有序,保证了去高考考场道路的顺畅;电讯等部门派出专人负责高考期间通讯和网络传输确保了网络通讯的畅通;卫生防疫部门对考场试室进行消毒并对食堂或有关餐馆进行卫生检测,保证了高考期间食品卫生安全;气象部门及时为考生提供天气情况;交通部门做好考生交通安全。
通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确保了考场良好的环境。至此枣庄市2011年高考考试工作圆满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