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亭区教育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和谐发展,亮点纷呈。
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全年拨付义务教育经费3325万元,农村小学公用经费生均达到600元,中学生均达到800元;免费提供教科书费用539.53万元;为1360名中学寄宿生补助生活费136万元;为600名学生发放高中政府助学金90万元;为285名中职生发放助学金60万元。
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促“全区一所国办高中”,农村“一个乡镇一所初中、小学布点趋于合理”,城区“公私并存,竞相发展”良好格局的形成。投资3800余万元实施枣庄十八中二期工程科技楼、枣庄三十四中综合楼等36个校舍安全工程项目,新建校舍3.
特色品牌不断涌现。整合三所国办高中,投资1亿元新组建的枣庄十八中,全力打造品牌高中,被评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复评验收。区翼云中学、区实验小学和徐庄共青希望小学被评为省教学示范化学校;徐庄建银希望小学被评为全国希望工程20年杰出学校;水泉兴国希望小学被评为省“书香校园”。区翼云中学、区实验小学、徐庄共青希望小学、店子龙虎小学等10所学校成为全市特色发展新典型,纳入区、市首批重点跟踪培植学校序列,8个特色项目入选市中小学特色品牌创建工作典型经验材料汇编,5个单位被市局表彰,23个特色品牌项目作为研究课题在省里立项,《区域联合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励志教育“三大步”全员育人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被确定为重点课题。承办了全市中小学养成教育现场会,5所中小学提供了现场。
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公开招聘33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区、镇两级学校。依托华东师大、陕西师大、北京师大教育干部培训基地,举办全区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和德育干部专题培训班;组织全区教学特色学校校长、山亭名师培养人选、教研人员赴河南永威中学、江苏洋思中学观摩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区教师进修学校职能,分批分科培训小学音体美、英语、幼教等薄弱学科教师;利用省教师教育网远程研修平台,开展高中全员、初中政史地、小学语数英教师远程培训。年培训教师10000人次、管理干部500人次。启动“师德师风”建设年,相继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教育、寻找“身边的师德榜样”、优秀班主任评选等活动。徐二妹成功入选“枣庄市50年50人”,陆繁伟成功入选“感动枣庄教育十佳人物”,2位教师被评为区劳动模范。
教育质量连年提高。突出质量中心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构建“目标导学、诱思探究、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新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广泛开展“文化大课间”、“四项教育”和全区体育艺术节展演活动,培养个性鲜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涌现出枣庄十八中全员育人、区实验小学才艺培养、徐庄建银希望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等典型;培养出被评为“齐鲁小名士”,参加第六次全国少代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姜水清;在省第六次少代会上当选为第五届红领巾理事会副主席,受到省委书记姜异康接见的褚政瑄等一批全面发展的“名学生”。2011年,本科上线和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高考录取率从2007年的69.43%上升为2011年的79.62%。
教育形象显著提升。全年投资433万元,持续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新建校园保卫室21间,为110所学校安装视频监控,新配置钢叉、警棍等安防器材860件,新聘学校专职保安36人,各学校每月至少开展2次应急避险演练活动,促进校园人防、物防、技防水平的提高。15次联合安监、住建、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在全区率先实行党务公开和“三重一大”廉洁风险管控,规范权力运行。深入开展“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六比六看六不让”、“中层干部岗位轮换”等“转作风、提效能”主题实践活动,提高机关文明建设水平和机关服务质量。以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规范收费和师德师风为重点,强化政风行风。2011年全区政风行风评议,山亭区教育局位列区直部门和事业单位第二名。
(陈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