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枣庄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枣庄文化建设工作,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市委书记刘玉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分别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杰华主持。
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提出,依托枣庄现有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为能动力,全面提升文化的引导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把枣庄建设成为社会文明进步、文化设施完善、文化事业繁荣有序、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文化强市,形成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或超过3%,2015年达到或超过5%,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据了解,当前和今后文化建设主要抓好8项重点工作:一是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推进“文明枣庄”建设;
二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及各区(市)要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公益文化设施,提升枣庄文化供给力。加强乡镇、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努力达到区(市)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室。组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到2015年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到2010年,全市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活动室、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到2015年,农家书屋覆盖每个行政村。2012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按照“两带、六群、八大板块”发展思路,精心打造红色文化产业带、运河文化产业带,构建运河古城文化产业群、墨子文化产业群、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产业群、冠世榴园文化产业群、红荷湿地及抱犊崮生态文化产业群、百年中兴工业文化产业群。重点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影视制作、新闻传媒、广告会展、印刷发行、文艺演出、古玩字画与工艺品、休闲娱乐等八大板块文化产业;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五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扶持发展农村“庄户剧团”、唢呐班、秧歌队、游艺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培养基层文化能人。
六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形式的创新,在理论、新闻、文学、戏剧、影视、音乐、曲艺、舞蹈、杂技、美术、书法、摄影、旅游、展演、演艺等领域迅速兴起文化创新的热潮。加强影视题材规划,努力在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少儿题材的文艺创作方面取得新突破,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
七是弘扬特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整理铁道游击队、台儿庄大战、民国大劫案、运河支队、鲁南战役、滕县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史学与文化价值。挖掘历史文化。做好北辛文化、偪阳故城、滕国故城、薛国故城、小邾国遗址等遗址遗迹、始祖文化、城邦文化的发挖、抢救和保护工作,深入挖掘墨子、鲁班、奚仲、孟尝君、毛遂、匡衡、贾三近等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发展运河文化,打造生态文化,突出抓好抱犄崮风景区、熊耳山风景区、冠世榴园风景区、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文化资源,做好自景观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开发百年中兴文化,保护好中兴公司“飞机楼”等遗址遗存,筹备建设中兴文化博物馆,积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矿山公园。
八是加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文化发展环境。
据了解,从2009年起,设立500万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大会表彰奖励了电视剧《铁道游击队》等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省第八届“精品工程”奖的集体和个人。
市政协主市席邓滕生,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李峰,市委常委、枣庄军分区政委王兴勤,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忠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家谊,副市长赵联冠等参加会议。
信息来源:大众网枣庄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