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滕州市教育局以人文教育课题研究为契机,努力推进人文教育进课堂。
一是深入推进人文课堂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把教师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实施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审美、生命、尊重等人文教育思想,有机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对28个实验学校进行专项督导,先后召开专题研讨会8次,组织开展人文教育学科渗透教学的评比活动。
二是创设宽松和谐的人文课堂氛围。叫响了“师生伦理关系就是教学质量”的口号,要求教师要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实施了微笑、实验、游戏、信心、鼓励、竞争、民主“七进课堂”行动。洪绪镇中心小学探索实施的“小班化”课堂教学,做到了互动交流、课堂发言、教师关注、作业面批四个“百分百”。
三是有效实施人文教育学科渗透。在备课时,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点”;在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关注差异,巧妙引导,适时渗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欣赏、善待他人,学会选择,积极面对自然、社会。在理科教学中,老师注重渗透科学发展史、科学家事迹和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文科教学中注重渗透我国科技成就和严谨的科学方法。
四是实施多元评价制度。恰当的评价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教育局要求用多把尺子量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验小学开设了三十多个兴趣小组,培养特长,开发潜能,为每位学生搭建成功的舞台。目前,滕州市小学普遍推行了动态多元复合评价制度,“写字小能手”、“口算小状元”、“文明小标兵”等形式多样的评价项目,使全体学生都得到表彰激励,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陈超 马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