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造纸工人,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奋斗了大半辈子。退休以后,所有的工作服被他清洗干净,送给了工友和亲戚;所有的荣誉证书被他一股脑儿地打了个包儿,放到了箱子的最底层,唯独一件棉猴儿,被他视为珍宝,干洗过了并且还将它整齐的挂在衣柜里同当下流行的西装和羽绒服为伍。
每次给父亲收拾衣柜,我总觉得他的衣柜塞的太满,要是能将那件又厚又笨的棉猴儿清理掉的话,地方就大多了,那些新买的衣服也不至于乱丢在沙发上。于是这件棉猴儿就成了我的眼中钉,好多次我要将它拿出来送给乡下的亲戚,每一次又都被父亲给请回了衣柜。我就纳闷儿了,父亲为什么这么看重他的破棉猴儿?现在什么款式的衣服没有,况且家里还有暖气又不像他年轻的时候要挨饿受冻。
当我再一次准备把这件棉猴儿请出家门的时候,父亲终于发火了:“好日子才过了几天啊?冻得浑身哆嗦的时候你怎么不扔了它?”父亲的几句话,让我脸上火辣辣的。不由得回想起了我儿时的生活。
小的时候,由于母亲工作的单位离家很远,她不是经常回来,所以大多数的时间是我和父亲住在工厂的宿舍里。我们的那间宿舍不大,一室一厅。当时的条件有限,宿舍的概念就是房子,除了有四面墙、有自来水、有电外,什么煤气、暖气、中央空调、网线、电话线统统没有。虽然如此,在那个年代我们宿舍的条件也算是好的了。夏天的时候还好过,冬天就受罪了,常常是一杯水还没喝完就结成了冰。怕冷的我总是希望能有个厚厚的棉猴儿盖在被子上。后来,父亲也成为了先进工作者,厂里给他发了一件棉猴,从此以后,父亲上班的时候就有了厚厚的,温暖的大外套。父亲下班回家后,我就成了这件棉猴儿的主人:看电视时我钻到棉猴里,写作业时我披着棉猴,睡觉的时候我盖着棉猴。在棉猴和父亲温暖的怀抱里,我度过了一个个寒冷的冬天。直到我们搬了家,住上了水、电、煤、暖、电话、有线电视、网线一应俱全的新房子。
如今,穿羽绒服、保暖衣的父亲每年春天阳光明媚的时候都要把那件棉猴翻出来认真的晾晒,然后在郑重的放入大衣柜里。而我也再不提将棉猴送人的事情了,而是在暖暖的春日和父亲一起晾晒那件写有我们刻骨铭心故事的棉猴儿。我知道父亲收藏的不仅仅是一件棉猴儿,他给自己收藏了一个热火朝天,实现梦想的青春岁月;给我收藏了那一段虽然困顿但美好的童年时代!
一件棉猴记录了我们的生活,珍藏了时代的变迁!
(市中区黄庄中学 宿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