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抄袭严重、语言贫乏、情感淡漠。追其根源主要是学生脱离生活,缺乏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教育界呼吁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希望通过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思考生活,赋作文以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认识水平,增强作文创新能力。早在19世纪末,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生命力和号召力的教育主张,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脱离现实生活,难以适应生活需要的弊端进行了抨击。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这些话都充分表明:小学作文教学应当重新树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作文教学观。
作文作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内容是血肉饱满、生动有趣的,情感是色彩斑斓的。其实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随地都需要作文。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作文与生活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必须学会从生活中取材。所以,我们这些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途径让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亲密接触。
一、融入社会,走进生活
针对问题,教师可以引导高年级的小学生写调查报告,利用互联网和书本查找相关资料,写成真实可靠的文章,为自己的家乡甚至社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写调查报告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是自己和小组成员艰辛劳动的成果。教师带领学生融入社会,走进生活,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提前接触各种社会现实,为其走进社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 注意观察,积累经验
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恰当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事物,积累写作素材。在教学写作《我们的校园》时,先带学生到校园各处观察,引导他们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联想,能挖掘平时没有发现的地方。再按照方位顺序,从校园门口的两棵松树写起,教学楼,左侧的操场———学生的乐园,以及后面的学生公寓。并且重点要求抓住一个地方具体来写。观察后,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做导游,向大家介绍校园风景,教师及时指导评论,分析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三、亲身实践,体验生活
光看是不够的,看多了就会麻木,生活化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与生活亲密接触,真正做到事事在作文,处处有作文,给学生树立“四季变化皆是景,嬉笑怒骂皆成文”的信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现实社会中去获取习作的源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丰富了生活经验,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
四、虚拟情景,再现生活
多媒体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和数值于一体,给学习者以多种感官的刺激;多媒体蕴含丰富的信息,可以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虚拟情景,再现生活。多媒体课件能把日常生活虚拟化,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或陌生的情景,然后通过形、声、色的传递,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通过多媒体联系学生生活,给予学生恰当指引,将会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本身“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又富有刺激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它是一种与社会、校园、家庭紧密相连的作文教学,它从头至尾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它的整个实施过程实际就是呼吁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做生活的主人,它是解放学生思想,解放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
(滕州市张汪镇中心小学 曹海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