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近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索的实践当中,构建了“多彩”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一、由直接传给学生,转变为知识结论产生的过程
在进行音乐实践的活动中,学生的情感随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领悟、发掘音乐的。情感内容,得到美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一般传统的教学只片面的让教师将知识的结论直接传给学生,从而忽略 了知识的结论产生的过程。经过自己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后所提到的知识,在学生脑中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自己的体验后产生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给”是给永远死的知识,而只有通过恰倒好处的“导”,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由感而发”,这样掌握的知识才最牢靠和颇具意义。
二、鼓励学生“动”起来,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叶圣陶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音乐课一定要让孩子们大胆地“动”起来。让学生动手也要动脑,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进来。真正的去音乐世界里邀游,得到美的享受。可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和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给孩子们多点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的每节音乐课,都让孩子们站起来,走到教室的中间,让他们通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即兴的做动作,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孩子们都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与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效果是原有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
综上所述,作为新世纪的一名普通音乐教师,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知识与技能,是我努力的方向。音乐教师应当为具有不同个性学生的终身发展出一镐之力!为我国将来基础教育的改革成功奠定基础!
(市中区孟庄镇中心小学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