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意识,是很多师生都曾思考的问题,我认为通过学习文言文培养审美能力,应注意文言文语言的美、意境的美和思想的美,下面就以《与朱元思书》和《爱莲说》为例谈一些浅见。
一、语言的美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文言文经过千年的锤炼,语言表现力非常强,显得精简得体,并给人以声韵的美感。
例如《与朱元思书》的语言基本上遵循骈文的要求,它的凝练、它的优雅、它的音韵,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思考。“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些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全文除"鸢飞戾天"一处用典以外,均采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准确传神,文章语言显得清新自然,生动流畅,超凡脱俗,给人以美的享受。学习《爱莲说》也可以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欣赏文中的形象。作者对莲花进行描画的词句真是朗朗上口、如诗如画,透过这些优美的句子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对莲花的赞美,赋予莲一种高洁的品格,这样优美的语言使人的思想向更广阔更深远的天地伸展。
二、意境的美
什么是意境?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文言文作品中的一景一物不单单是自然界的景物,它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是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的融合体。
阅读文言文时,我们领悟到其意境的丰富内涵,就会产生出强烈的内心感动和震撼。《与朱元思书》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寄情于景,创造了一个辽远而又清新的意境,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去体味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豁达的心情。《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进行描画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词句简洁流畅、意境优美,对莲花的外在姿态进行细致的描绘,让莲的高洁形象跃然纸上。
三、情感的美
我们学习的文言文是古代大家精神的积淀物,都充分的展示了古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与无尽的智慧,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学习这些文章其实就是跟古人进行思想交流,古圣先贤的博大胸怀和非凡智慧对我们认识社会、思考人生、修身养性有无穷的启迪。
所以,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发掘文本中折射出的文化情感,寻找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浓烈的民族情感。学习《与朱元思书》时,我们可以通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发现作者淡泊名利、鄙弃世俗的情怀。《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凸显了莲的风度和气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枣庄市第七中学 孙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