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耀 孙守领 高西强 赵瑞山
2011年5月,市、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带领部分中学校长到枣庄七中视察指导工作,该校浓郁的校园文化、井然的校内秩序、昂扬的班级风貌让各位领导耳目一新,尤其是文化大课间活动组合,动作整齐划一,呼号惊天动地,场面气势恢弘,令人震撼……
有人问:“枣庄七中学生的精气神怎么就那么足呢?”还有人问:“学校管理很到位,有什么秘诀吗?”其实,这一切都得益于“责任教育”。近年来,枣庄七中围绕“责任教育”这条主线,积极探索德育新路子,狠抓素质教育的落实,使学校整体工作得到健康发展。
“爱我家乡”学生环保课题调查
结合实际 细化目标
为彻底改变因循传统的模式,没有特色,不敢创新,导致工作空泛、乏力、低效这种被动局面,该校结合农村教育实际,经过精密论证,将学校德育整体目标定位为“让责任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让责任成为师生成长的动力,让责任促进学校工作和谐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走德育品牌化的道路。
为使责任教育更好的融合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学校又将德育目标细化为三个层面。一是学生层面。建立德育的基本框架,将“责任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与社会实践之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道德水平。 二是教师层面。加强管理与培训,帮助教师树立“身体力行,以人育人”的责任观念,倡导“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的工作理想,促进其专业化成长。三是学校层面。进一步明确并强化学校的社会责任,逐步形成以“责任”为核心的具有长期、长效、可持续发展力的德育理念。
薪火相传
加大建设 优化环境
一个和谐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环境,能以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为此,该校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优化育人环境,增强人文底蕴,着力打造学校文化,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校内各类资源的作用,做到管理制度健全,舆论导向正确,内容格调健康。定期组织和指导相关学生文化活动,严格把关,采取积极措施,坚决抵制低俗文化和非理性文化倾向,确保学生文体活动健康向上,促进德育的良性发展。
今天,走进枣庄七中校园,你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楼的墙壁上悬挂着“二十四孝”、“知名大学”、“中华名胜”等人文教育展板;教室内张贴着“明星学生风采”、“飞扬的青春”等班级特色文化;走廊边“教师寄语”、“学生感言”每天都有新的内容;路面上的励志语言默默地陶冶师生心灵;“校园广播站”为学生们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学校自编的《师生寄语》手册寄托着师生殷切的希望……学校力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会育人,在细节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组织活动 强化责任
以责任教育为主线,以多彩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是该校近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责任教育要由内而外,他们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站,宣传栏,节日、纪念日专题教育等途径手段,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校园新风尚,唱响责任教育主旋律,培养学生讲文明的好习惯。但他们强烈地认识到,责任教育仅靠简单说教是远远不够的。
两年来,该校在大课间活动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改革,将大课间运动优化为“眼保健操+跑操+广播操+武术操” 的形式,融入班级文化、校园文化、体育文化,使之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形成“文化大课间”,在形式、内容和结构上更具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活动中形成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形成强烈的责任感。这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协作意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经过不断完善,该校“文化大课间”已成为展示学校良好管理的一个窗口,成为山亭教育风景线上的一个亮点,前来参观的同仁络绎不绝。
健康向上的大课间活动
2010年11月,山东银狐实业有限公司在学校做了一次“情系教育·爱心奉献”捐赠活动,为全校学生捐赠校服。由于活动组织得当,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浓浓的关爱,更让学生体会出应对社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捐赠仪式上学生代表说:“这次捐助让我们看到了全社会都在关注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这将激发我们更大的学习热情,让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懈努力……”
今年4月,大型专题教育活动“学会感恩·与爱同行”报告会上,当家长将寄托着期盼的丝带系到班主任胸前得时候,绝大多数孩子都哭出声了。会后,学生、家长、教师们纷纷表示这次报告会让他们受益匪浅。七年级的某位同学在作文中动情地写到:“我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明白了,原来浓浓的爱一直都在那里,只是少了感恩的心才被我们忽略……爱给我力量,我要拿出回报……”
另外,还开展了“责任杯”硬笔书法比赛、“宿舍内务整理大比武”、“静(净)我校园,强我责任”系列活动、家校一体系列活动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让同学们意识到成长中的责任,逐步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寒假期间,学校组织了综合实践项目《成长,我的责任——寒假生活全记录》,在进一步落实责任意识在学校、家庭、假期的全覆盖,引导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寒假,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
和以往不同的是,在上述各种活动中,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孩子们的参与度和体验。他们认为,学校和教师就是一个引导者和服务者,只要孩子们得到了锻炼,有所感悟,这个活动是成功的。就像今年的“放飞理想”会操比赛,都是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操练、参赛。谁知比赛那天,七年级四班有两位同学病了,班主任不让她们参加。可是她们却找到老师说:“老师,我们可以的,不能因为我们影响了班级整体,给我们机会好吗?”……事后,班主任李艳老师深情的表示:“我知道了,孩子们真的有责任感了!”
民主管理 突出特色
在学校管理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是责任教育的重点。2010年来,学校大胆进行了班级民主管理探索与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1年,又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以“优化民主管理,创建特色班级”为重点,实施班级德育工作。各班级确立了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主的管理方针,把班委组建权交给学生,把班规制定权交给学生,把活动组织权交给学生,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随手乱画是孩子的天性,以前教室、宿舍墙壁经常出现学生们即兴而发的墙上涂鸦,也着实让人头痛,前来检查指导的区教育局王善志股长一句“可以变乱画为文化!”引发出一场热闹的校园文化创意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宿舍墙壁上绘画、写字。现在的七中学生宿舍,都有独具个性的宿舍名,都有富于特色的绘画或书法作品。
为将班级民主管理工作推向深入,让同学们进一步明确自己在班级管理中所承担的责任,学校组织了“特色班级”评选、“特色班风”征集等活动。班主任发动学生找出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自行设计班徽、班旗、班级誓言,每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孩子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也有能力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同学自豪的说:“我的班级我做主”。就拿孩子们自己创意的班级誓言来说吧,七年级某班誓言“用汗水浇灌父母劳累的心”喊出了良知;八年级某班的“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喊出了信心;九年级某班的“走进去点燃希望的火把,走出来铺平理想的道路”喊出了希望……
如今,同学们的校园文化创意活动热情高涨,充分显示出“我的责任我担当”的主人翁意识。
深化课改 德智结合
“责任教育”不仅仅是德育工作的任务,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更是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该校聚焦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以教学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二五三教学模式”,落实“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并与创建学校特色相结合,鼓励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大胆改进。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作业、有效测试的研究,形成有效教学研究体系,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文化,做到课改与特色创建互促进、共提高。
立足责任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发校本课程,注重校本课程的规范化、科学化、特色化。为了弥补乡土教育的缺失,让学生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七中修订完善了校本教材《北庄——我的家》,并纳入课堂教学。通过校本课程让同学们领略家乡的自然景观,体验家乡的人文风貌,展望家乡美好的未来。课程开设以后,很多同学说:“不学不知道,原来我们的家乡有那么多值得探究的东西。”
落实培训 提高能力
德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同时也是针对全体教师的教育,学校逐步加大了培训力度,以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意识。除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教研活动之外,还根据工作进程适时安排相关教育活动。
进入2011年,结合山亭区教育局“师德建设年”系列活动,寒假期间开展 “增强职业操守,提高育人意识”专项教育活动,引导教师自觉践行教师责任,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和谐校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将全员育人与教师责任教育相结合,注重教育理念的转变,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突出师生平等地位、全面发展和有效互动,有效促进了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班主任培训中,充分开发校本资源,组织大家从身边的优秀班主任学起。在2011年4月举办的第二届班主任论坛中,各位班主任推心置腹,敞开心扉,交流成果。七年级一班班主任孙永老师说了一句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话:“我是把班主任当做世界上最大的官来做的,因为它负责的是几十个心灵……”,从班主任的发言中可知他们充分意识到班主任的责任重大,意识到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有精心、科学的教育,更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付出。
德育工作是一项不断超越自我、持续发展的工作,它永远没有终点。枣庄七中的责任教育是德育征程中的一种有益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提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