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主权还给孩子,也许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小组合作模式就是这样的尝试:以小组为载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思索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挥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让教育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有效。
实行小组合作时,要先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水平、组织能力、性别比例等基本情况,依据自愿组合与合理搭配的原则,按5~8人为一组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教师一定要注意小组组员结构的合理性,这是实现小组合作的前提与基础。每个小组设组长、观察员、记录员和资料搜集员,其中,观察员负责监督小组成员参与合作讨论的情况,资料搜集员负责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这种小组合作需要打破平常的座位排序,依小组安排座位,缩短学生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便于学生交流。
每个小组要进行课前准备。小组成员按照教师确定的学习内容,将提出的问题交给记录员,教师则整理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具有共性、典型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课堂互动是重要环节。在小组讨论时,教师不再独霸课堂话语权,而是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为了避免“过于活跃”的课堂和学生之间一些无意义的讨论,可以要求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其他组员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问题,最后由小组长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归纳。
接着,各小组要派代表发言,介绍本组讨论的结果,并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其他小组可以补充、质疑、答疑。这就由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改为“学生讲,老师与学生共听”,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
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针对性评析,鼓励学生的优点,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一些没有讨论透彻的问题则要讲深讲透,纠正学生知识上的错误,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发言不作任何评析,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要无视学生的回答一味地说好,这样会降低表扬的真正价值。
小组成员在老师讲解后,要独立完成练习,对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互相解答和纠错,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便于小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和形成。最后,各小组在组长的主持下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归纳出知识要点。实行小组合作还应注意一些问题:
自主性原则。小组合作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
民主性原则。小组合作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允许学生在认识上存在差别,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反馈性原则。教师要通过巡视或小组记录,及时了解小组合作的情况,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一旦发现知识的缺漏,要及时弥补,形成有效的师生反馈机制。
我们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让教师与学生都“动”起来,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山东省诸城市教研室 李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