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峄城区曹庄中学在构建高效课堂,扎实实施“学生发展导师制”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不时有受传统教学“以灌输为主”的思维定式影响,存在些许疑惑。例如,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问题解答]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必须转变,教师不应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一、教师的组织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第一教师要分好组:一般按照异质分组和爱好相投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高低、心理素质等,让不同特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组合。第二教师要培训好小组长:每个小组中必须有一名组织能力强、会表达、乐于助人的学生当小组长。上课前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了培训,让小组长在活动中,能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第三教师要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序和方法,如讨论之前,小组成员要先独立思考,认真倾听,要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形成小组统一的意见。
二、教师的引导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一是导“思”。在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导线”,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启发设问、读图思考、列表对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思维技巧。
二是导“言”。要把自己正确的思维过程、结果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也离不开“导”师的精心诱导。导“言”就是导“演”,通过教师的组织,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问题当堂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三是导“行”。导“行”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图方法,阅读教材,勾出重点,分清主次,理清因果关系,分析图形、以图释义,动手绘图能力等。
四是导“情”。课堂上师生情感的培养,是导“课”愉快成功的保障。如果教师用妙趣横生的语言,亲切慈爱的目光,支持鼓励的手势,把学生迎上台,送回座位,学生就不怕上台了。
三、教师的反思可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深度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面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后跟踪调查,找学生了解谈话;批改学生作业;收集小组合作学习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还要反思自己是否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合作,对小组合作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是否给予及时的肯定,从而在反思中得到进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