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有特色的要求,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规划和建设校园,不断增强农村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突出五个重点全力推进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并以此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一是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我市各中小学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坚持 “两手抓”的政策,使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让文化赋予学校以生命,让文明和谐充满校园。一方面,发掘校园物质环境的文化要素,给物化的环境赋予文化的内涵,增加校园文化底蕴;另一方面,通过“一训三风”等校园精神建设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认真总结提炼“校园精神”,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思想,形成办学特色;重视和加强校风校训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努力实现学校环境的育人的目的。
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突出特色。我市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在立足自我,展示个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与地方的经济、文化及乡风民俗相结合,形成特色,打造品牌。不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有不同的要求,小学和中学有不同的标准;山区学校和平原学校采取不同的形式,突出各自的特点。各学校精心培育本校特色,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三是突出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各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些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成立了文艺队、体育队、文学社、科技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的科技节、英语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实践性相统一,达到在活动中锻炼人,活动中塑造人的目的,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重要作用。
四是突出师生的参与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师是校园文化的引领者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利用少先队员、团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学校生活中,以他们的天真活泼、纯朴可爱、助人为乐等展示了新时期青少年儿童的美好心灵;同时,努力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培养崇高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积极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五是突出管理,不断提升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学校完善班级管理、办公室管理、环境管理、学生常规管理等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把校园管理任务分解到班级和个人,做到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形成师生人人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大家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和责任人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好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处处有人负责,时时有人管理;注重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的言行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建立行为规范执勤队、校园环境巡查员和校园文明监督岗等组织,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