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文结合,理解关键词语
《夕阳真美》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全文给人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感觉。在学习时,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理解和感悟。例如第二自然段是让学生感悟到夕阳西下时的“壮丽”,可以先让学生看与文字对应的画面,说说对画面产生的感受,如太阳“收起了刺眼的光芒”,西山“连绵起伏”,“披着夕阳的余晖”,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到“壮丽”,理解壮丽的景象是怎样的。
二、观察插图,激发朗读兴趣
通过观察文中插图,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秋天天空的美丽景色,在导读时,可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哪里。(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的形态变幻)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
三、欣赏插图,引入诗文情境
《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读来令人如浴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赏心悦目,富有乡土气息,在学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在导读时,首先出示插图,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进入乡下孩子的生活情境,想象:怎样捉蝴蝶?会编个什么样的故事?(美丽的童话故事)会吹支什么样的曲子?(乡间小曲)体验乡下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嬉戏时的活泼愉快,感受到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繁华,但这里有充足的阳光和开阔的空间,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父母亲情的呵护,所以乡下孩子的童年生活是幸福快乐的,从而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用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四、对比插图,感悟人物品质
二年级(上)册有篇文章《木兰从军》,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会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有一定难度,我恰当地利用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花木兰的优秀品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插图,着重感受花木兰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学习第四自然段仍以观察插图引路,结合朗读课文,让学生说说当将士们知道花木兰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时,会怎么想,体会人们对花木兰的钦佩之情。这两幅插图形象鲜明,指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从而感悟到花木兰的优秀品质。
(滕州市北辛街道北坛小学 张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