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口风琴课。现在我所执教的班级是第二年学习口风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弹奏基础,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演奏水平,以及乐器演奏的实用性、新鲜感,我将口风琴引入音乐课堂,来辅助音乐教学。现把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罗列如下:
一、提高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听”与“唱”是课堂的老把式,而口风琴的加入就起到了推动和催化剂的作用,它大大的充实、丰富了音乐课堂,从“听”、“唱”延伸到奏和演,提高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可以利用歌曲教学、欣赏教学等教学方式,如欣赏台湾童谣《天黑黑》一课,当学生对乐曲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就加入口风琴演奏歌曲的主题,使学生在愉悦的欣赏、弹奏活动中,全身心地体验、感受和理解台湾歌曲的风格及本歌的风趣、诙谐。
二、提高音准
音准是音乐的灵魂,"五音不全"就失去了音乐的表现力。口风琴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口风琴辅助教学,他们便可利用固定的音高,优美的音色,来进行模唱和吹奏,校正音准,使爱走调的同学树立起自信心。
如:歌曲《清晨》的乐谱中,出现了这两句旋律比较接近,学生在唱的时候容易混淆的两句,有的甚至走调,所以音准就尤为重要。教授时,先让学生找出这两句的区别,再借助口风琴唱准每一个音,先吹,再唱,在吹奏中让耳朵记忆音高,再唱使声音唱得更优美,然后采用多种唱、奏形式练习巩固音高,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主导的地位,轻松的掌握音准,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培养音乐听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音乐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倾听音乐放在首位,我就将口风琴作为提高学生音乐听辨能力的工具,引入音乐课堂。
在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中出现了2和变化音#2,两个音比较接近但又不同,不容易掌握,因为口风琴这件乐器比较直观,有固定的音高,在键盘中容易找到,所以,我就利用口风琴的弹奏来解决。我先从听辨入手,让学生练习两句不同的旋律,如“3223-|”和“3#2#23-|”,然后找同学来弹奏其中一句,让大家来分辨乐句中出现的是2还是#2,然后再唱。通过听辨,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听辨力、注意力和专心倾听的习惯,同时解决了本课的难点,真是一举多得。
口风琴进课堂,充实、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了课堂面貌,增强了音乐教学的吸引力,更引导学生走向器乐台阶,进入神奇多彩的音乐殿堂。
(枣庄市立新小学 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