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音乐课中如何进行情意目标的教学已成为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对此,我仅就运用多媒体实施情意目标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意美
1.音乐情境:可以利用录音,播放一些活泼优美的乐曲,制造出一种美好和谐的音乐氛围。这样能使学生一进入教室便会被这种氛围所感染所同化,很自然的按照老师的设计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之中。
2.视觉情境:如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了这样一副画面:几只船漂浮在波光粼粼.碧波荡漾的河面上孩子们摇撸荡浆,愉快的歌唱。学生边看画面,边听录音,然后让学生跟着哼唱,适当地定格、暂停,同时提问:“他们为什么那么高兴?他们要把船划向哪里?表达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图像与音响的结合基础上思索后,踊跃的举手回答“他们为自己能有这样幸福的学习生活环境而高兴”。不禁心旷神怡,激起了浓郁的学习兴趣。
3.表演情境: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如教《小象》时,教师让学生扮演象妈妈和小象,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深厚的母子之情。
二、再现形象,增强情意美
对于乐曲的理解和欣赏,更需要再现形象,增强情境。如欣赏民乐合奏曲《大海》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大海的录像,初步感受大海的宏伟壮阔。然后再播放乐曲录音,启发学生用已知的大海形象去理解乐曲。这样,抽象的乐曲被形象化具体化了,促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意境。学生会从乐曲的描述中,时而感受到大海的湛蓝无限,辽阔秀美,时而感受到大海的波涛汹涌,威武壮观。仿佛置身于大海面前,不由得开阔了胸怀,坚定了意志,达到了理想的教学功效。
三、拓展想像,深化情意美
在教《堆雪人》这首歌时,歌中描绘了一个迷人的冬景———大地一片雪白,处处银装素裹,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真是美妙极了。据此,我在教学中先放录音,对学生进行歌曲的“整体输入”,再引导学生在歌声中展开美的想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银色世界的理解和想象,在透明胶片上画出歌曲所表现的场景和意境。我把其中最富想象力的画面投在银幕上,让学生随歌曲指出自己所描绘的内容。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声、色、形、动的特点,创设情境,用不同的方式诱导启发学生,渲染教学气氛,让学生沉浸在愉快的教学之中,并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感受到音乐教学中的情意美。
(滕州市龙泉街道大庙小学 岳朝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