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词已让大家耳熟能详。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而怎样合理有效地在低年级课堂上运用这种教学手段,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在组建小组时,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点进行搭配。一般来讲,都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均衡的原则,人数以4~6人为佳,这样便于学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既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其次,要将组内成员明确分工,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等,为顺利地开展活动做好准备;同时,要注意角色的轮换,尽量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各自的价值和担任不同角色的感受,帮助学生建立任务感和责任心。
二、 精心设计合作内容,把握好合作契机
教师要抓住合作的时机,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智慧的、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能展现学生个性或创造性的地方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效,才有合作的价值。如:学习《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时,在学生充分感知1分米和
三、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教师发起的,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合作目标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每次合作学习时都要提出合作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怎样做。这样合作学习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教师及时指导参与,把握好合作时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已由原来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教师的目的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而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则又对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低年级的合作学习中教师更要充分体现合作者的身份,要亲身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去及时调控,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让学生在足够的思维空间里去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应思维活动。
五、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评价
每次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都要及时地、恰当地进行总结评价。在交流中教师要抓住独特的信息,引导学生创新,引发争论,在争论中获得真知,思维在探讨中得到充分发展。
(滕州市西岗镇郭庄小学 杨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