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你是否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晨读课上的读书声却越来越小。低年级学生读书是抑扬顿挫,斗志昂扬,声音是如雷贯耳;高年级学生读起书来却有气无力,无精打采,声音也小到几乎可以用“鸦雀无声”来形容。学生读书的热情为何是趋下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怎样才能使晨读课充满生机呢?笔者认为引起晨读课弊端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读书内容的单调。晨读课学生往往只抱着一本语文书从头到尾、翻来覆去地读,试想,一学期下来,每天早晨都对着一本书怎能不让人感到枯燥无味呢?二是晨读课上老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这里既有对读书内容的引导,也包括对读书方法的指导。其实我们为何不从自身找找原因?我们有没有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们有没有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我们在看到低效率的晨读课时有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怎样提高晨读课的读书效率?这不由使我想起每天的早点,如果每天都是包子,那么时间长了,再好吃的包子也会厌烦。相反,变变花样,棕子、小菜、油条等众多食物,每天都有新花样,何悉没有食欲?同样的道理,晨读课也应该避免单一枯燥的内容,要保障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读书前提下,我们不妨给晨读课也加块“奶酪”,以便调调学生胃口。“奶酪”形式不一,可以是名言佳句,可以是诗词歌赋,可以是成语、谚语、歇后语,也可以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总之,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足以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激发读书的兴趣。下面就来看看我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六年级学生制定的晨读课“一周奶酪计划”:
周一:勤学名言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周二:十二生肖成语
鼠目寸光九牛一毛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画龙点睛……
周三: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芝麻开花——— —节节高
………
周四:汪国真诗歌《不能失去的是平凡》
总有许多梦不能圆/在心中留下深深的遗憾/当喜鹊落在别人的枝头/那也该是我们深深的祝愿/………
周五:宋词《蝶恋花》
行动决定成败,制定好计划后便付诸实施,每天早晨,用小黑板往讲台上一挂,学生便兴趣盎然,都争着吃这美味可口的“奶酪”,两三分钟的时间,就能熟读成诵了。这个时候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对于难理解的加以解释,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另外对相关内容让学生进行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名言?”“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的成语?”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每天一块“奶酪”,就能聚集成了一个大蛋糕。实验了一个月,内容也扩展开来,成语、谚语、歇后语、诗歌、对联、论语、孙子兵法、唐诗宋词……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再后来,由我提供晨读“奶酪”变成了学生自己搜集,轮番展示“厨艺”。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经过日积月累,我相信每天的晨读“奶酪”必能给予学生丰富的文学营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给晨读加块“奶酪”定能成为新课改中的一朵奇异的花蕾!
(市中区建设路小学 韩涛)